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A股三大指数收跌收官之战共振走低 市场风格出现变化

月线收官,趋势争夺战即将开始这样的调整很致命

构造新箱体 区间做震荡热点信息+个股公告

又到了确认27日缺口性质的时间此消彼长新能源轮动

早间股市信息早盘重要财经资讯汇总

迎来局部调整 风险还是机会能源金属板块逆市大涨

强洗盘后将正式站稳4000点大盘为何又跌下来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朱满德:中国饭碗将端得更稳更牢

    2025-11-03 08:06:12 来源:经济日报
      

    2025年,面对复杂气候条件和极端天气挑战,各地全力以赴确保粮食稳产丰收。

      

    科技支撑是根本。为实现粮食稳产丰产,围绕“稳面积、攻单产、提品质”,农业农村部发布了一批粮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各地因地制宜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技的融合与集成,助力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今年9月至10月的收获季节,一些地方天气条件不利,农业气象、农机收获、烘干设备等积极协同,为全国秋粮的抢收、降损等保驾护航。

      

    政策保障是关键。为实现粮食稳产丰产,一方面,构建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生产者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农业社会化服务补助、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常态化、稳定地支持生产者种粮。另一方面,针对多发自然灾害,中央多次拨付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助力粮食保生产、促丰收。

      

    端牢中国饭碗,任务依然艰巨,挑战仍旧严峻。耕地资源数量减少和质量下降风险,极端气候和病虫害频发重发态势,北方资源性缺水问题,生产者种粮意愿下滑等因素,威胁着国内粮食的稳产丰产。

      

    抓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高标准农田就是粮食稳产丰产的“命根子”,需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新增建设和提档升级,完善配套、严抓质量、建管并重、压实责任,坚持良田粮用、有效防范“非粮化”。需注意北方高标准农田建设与水利设施、节水灌溉等有机配套,系统增强其抗灾减灾和稳产丰产能力,夯实持续丰产的根基。

      

    健全种粮收益保障机制。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稳产丰产才有保障。首先,需完善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农业政策体系,提升农业补贴的精准性、实效性和合规性,推动粮食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的扩面提质,织密种粮农民收益保障网。其次,充分发挥科技和市场的作用。例如,推广精准高效的农机作业,构建全链条“智慧种粮”新模式新场景,助力提效率、降成本、促减损、增效益。鼓励种业创新和优质良种扩繁推广,助力抗风险、增产量、提品质、增效益。完善粮食市场优质优价机制,通过市场引领、农民努力、产业链带动,助力农民种好粮、卖好价、得好利。

      

    发展粮食社会化服务。推动社会化服务扩面提质增效是让小农户融入现代化生产并实现先进适用的科技装备向普通农户推广覆盖的重要手段。需持续壮大社会化服务主体,拓展粮食社会化服务领域,从粮食生产的单环节服务到多环节服务、全程式生产托管,从粮食生产服务到产前、产后服务,逐步形成广覆盖、与需求匹配的粮食全链条服务体系。

      

    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让粮食生产的根基更牢、让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我们的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中国饭碗将端得更稳更牢,农业强国建设和现代化强国之路也将更加行稳致远。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朱满德)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