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观点评论>>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皮球胖胖:中国崛起概念轮流主导大盘

观察移动支撑区有效得失,一颗红心两手准备

股心:布局节点临近,静待调整完成!

第六感觉:如何解读大盘的缩量回落呢?

常长亭:年尾阶段操作不要太过激进

彬哥投资:部分科技股块还有调整的需求

资金在四季度转向防御给一巴掌该给颗甜枣!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守住私域消费信任防线

    2025-11-05 08:11:43 来源:经济日报
      

    近期,不少消费者反映,在微信群、小程序等私域渠道购物后,频繁遭遇商家闭店、客服失联等问题。这引发了对于私域交易合规性的质疑,私域消费的监管与规范亟需加强。

      

    私域消费的核心特征是建立在“有限范围”内的信任交易。与公开透明的公域平台不同,私域平台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商家通过微信群、私聊发送小程序或H5链接等,仅向特定人群展示商品与交易信息。如今,线上直播引流、线下推广拉新,再引导消费者进入微信群、快团团等封闭私域渠道完成交易,已成为不少商家的销售模式。

      

    不过,这种强隐蔽性的交易模式,也容易形成监管盲区,导致乱象频发。

      

    价格模糊、信息不透明,是私域消费的首个“坑”。商家常通过“加群享团购价”等宣传语吸引消费者下单,却对低价原因避而不谈——究竟是批量采购降低成本,还是商品临期、存在质量瑕疵,消费者无从知晓。通常商家的生产经营卫生状况、原料采购渠道合规性、产品安全检测报告等核心信息,消费者难以查询核实,给商品安全埋下隐患。

      

    监管存在盲区、售后保障不足,加剧了消费者的维权困境。私域平台进入门槛极低,商品品质基本靠商家“自审”,缺乏外部监督机制。一旦商品出现问题,售后有可能“断联”。尤其是食品类商品,食品经营许可、生产许可等资质难以核实,食品安全风险增高。若商家关闭交易链接、拒绝回复消息,消费者便陷入投诉无门的僵局,合法权益难以维护。

      

    “不留痕”的交易特性,进一步给消费者维权带来阻碍。无论是向监管部门投诉,还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都需要完整的证据链支撑。而在私域交易中,普遍存在“一次一链接”“专属客服对接下单”的情况,这就导致交易记录极易消失;聊天记录可能被随意删除、直播无法回放、收款方与发货方主体不一致等问题,使得取证和追责难度倍增,消费者往往只能“吃哑巴亏”。

      

    规范私域消费交易行为,需多主体协同发力。监管部门需加快将私域消费交易纳入日常监管,建立健全全流程追溯机制,填补监管真空。私域平台要压实主体责任,完善商家入驻审核、商品质量抽检、售后纠纷处理等机制。商家则需摒弃短期逐利思维,主动公开商品信息与资质,守住诚信经营底线。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留存交易证据,遇到纠纷及时向监管部门反馈。

      

    唯有各方共同发力,才能清除私域消费乱象,既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为经营者营造规范良性的市场环境,让私域消费真正实现“信任交易”。(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邱 燕)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