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国际财经>>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热点前瞻:HBM概念+黄金概念+飞行汽车+3D建模

周二早间市场信息究竟有没有二次探底?

这些新概念能够崛起吗充分理解3月行情特点

趋势巡航:今天有大事发生 晚间三大消息

股市早8点丨可不要一跌就乱一涨就慌

周一早间市场信息行情将在迟疑中加速!

股心:指数延续强势,聚焦两大主线方向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东京物价再度升温 支持日本央行结束负利率

    2024-03-05 13:24:02 来源:智通财经 已入驻财经号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京物价2月的涨幅再度飙升至日本央行的目标上方,这一涨幅支持了日本央行自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的理由。日本内务部周二表示,东京不包括新鲜食品在内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涨2.5%,在1月份回落至经修正的1.8%后再次加速上涨。

      

    这一数据与经济学家的预期相符。这种回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政府去年为控制公用事业成本而推出的补贴的影响正在消退。

      

    东京的数据是本月晚些时候将公布的全国数据的领先指标。数据发布后,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升至0.725%。外汇市场基本上没有受到外界普遍预期的日元升值的影响。

      

        

    CPI的回升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即日本的通胀依然根深蒂固,其势头已被政府措施所掩盖。在1月份下跌之前,东京的物价涨幅已连续19个月超过日本央行的通胀目标。

      

    第一生命研究所高级执行经济学家Yoshiki Shinke表示,“这没什么好惊讶的。核心CPI的飙升反映了去年以来政府能源措施的效果,”“今天的结果必须与日本央行的观点一致。这不会改变他们的政策立场,也不会改变3、4月份货币政策正常化的可能性。”

      

    周一公布的强劲资本投资数据刺激了市场对日本央行最早可能在3月份加息的押注。

      

    多数经济学家预计,在公布企业与工会达成的薪酬协议的最新数据后,日本央行将在4月前采取行动。日本央行一再强调,在退出刺激措施之前,工资上涨对通胀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性。

      

    日本最大的工会联合会Rengo的初步结果将于3月15日正式公布。日本央行下次会议将于3月19日结束。

      

    东京房价的大幅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年前推出的政府补贴的同比影响已经消失。

      

    2023年初,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实施了一系列支持公用事业的措施,包括对家庭电费提供20%的折扣,以遏制不断飙升的电费,这些措施将日本的通货膨胀率拉低了约1个百分点。

      

    虽然日本政府已经降低了能源补贴的幅度,但它计划将价格减免措施维持到4月份,这一因素将继续掩盖通胀压力的全面程度。补贴因素可能会继续使未来通胀数据的解读复杂化。

      

    报告显示,能源价格的小幅下跌为整体指数的上涨贡献了逾0.8个百分点。酒店和住宿价格同比上涨三分之一,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加工食品价格涨幅继续回落至5%。

      

    一项衡量潜在通胀趋势的指标显示,通胀率仍保持在3.1%,略低于上月修正后的数据,但与预期相符。服务价格上涨2.1%,与上月持平。服务价格是经济中通胀蔓延程度扩大的一个指标。

      

    经济学家Taro Kimura表示,“对日本央行来说,CPI报告不会表明2%的目标是安全的。事实上,有一些迹象表明,价格仍然不稳定——食品等日常必需品的价格涨幅有所回落。”

      

    上周,日本央行理事Hajime Takata表示,央行的物价目标终于出现了,改变政策方向是可以的,这引发了市场对央行可能提前取消负利率的猜测。

      

    日本央行行长值田和男在圣保罗举行的20国集团(G20)会议后发表了更为谨慎的观点,称他将继续仔细研究数据,以确认薪资-物价良性循环正在出现。

      

    大公司和工会即将公布的薪酬谈判结果,可能是推动外界猜测摩根大通此举时机的主要因素之一。Rengo去年的业绩显示,年工资协议平均涨幅为3.6%。

      

    "关键在于薪资能否持续上涨,从而提振消费者支出,让企业相信他们可以继续逐步提高价格," Shinke表示。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