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国内财经>>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雄鹰:高考结束A股韭菜增多 白酒股的跌停潮是好事

6月9日周三早间市场信息关注垃圾股中的掘金机会

6月9日利好及其影响个股 拾金:盘面震荡中找机会

沙黾农:又在酝酿“万亿长阳” 等待二次低吸信号

呈点:盘前信息早知道! 6月09日擒牛姐盘前观点

天赢居:端午前后离场! 大跌后最有爆发力的板块

红茶:市场调整还将继续 周三大盘这样走概率很大

  •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黄金疯涨,“中国大妈”解套了?
  •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
  • 全球股市重挫,黄金抢占C位警惕,又一白马股"凉了"
  •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 人民币"破7",央行紧急声明亚洲“整容王国”套路多深
  •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锦鲤”女孩咋样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湖北持续推进科技强省建设 创新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

    2021-06-09 09:26:10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十四五”开局之年,荆楚科技春潮涌动。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吹响科技强省建设集结号。

      布局武汉光源、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农业微生物设施等大科学装置,聚焦光电科学、空天科技、生物安全等优势领域组建一批湖北实验室,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一张力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蓝图将一绘到底。充满活力的湖北正吸引创新创业要素加速集聚。

      “黑科技”实现产业化

      一块普通的导电玻璃,用丝网印刷技术,分三层刷上二氧化钛、二氧化锆和黑色的碳电极,再填充一些钙钛矿材料,就能在家里发电。一个外形似电话亭的大数据光盘库,里面最多能放12240张光盘,每张光盘存储量达到128G,其总容量超过1.5P(1P是1T的1000倍)。

      在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韩宏伟教授团队研发的“印刷太阳能”比传统太阳能转化方式更高效、更便宜。谢长生教授团队研发的大数据光盘库量产后成本仅为硬盘的50%,保存周期至少30年。作为我国首批组建的6个国家研究中心之一,该中心站在光电子创新的潮头,取得多项全球领先的技术成果,并成功转化应用于产业和市场。

      如今在湖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等领域原创性引领性的“黑科技”正不断实现产业化。

      在集成电路领域,不断攻克核心技术,国内首款100G硅光商用芯片、高德百万像素级中波红外探测器芯片、中国首颗40纳米高精度消费类北斗导航定位芯片等相继研发成功。

      生命健康领域,华大基因“火眼”实验室助力全球围猎新冠病毒,全球首款新冠灭活疫苗投入规模化生产;人福医药携苯磺酸瑞马唑仑打破国内外临床广泛使用的镇静药物领域近30年无创新药上市的局面。

      国内最大水稻研发基地——中国种子生命科学技术中心诞生了全球首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中国种都大厦项目建设有万吨级全智能温控冷库的现代种业物流中心和种子加工生产基地等,年内将建成投用。

      “科技强省建设,核心在人才,基础在平台,关键在转化,动力在改革,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氛围。”湖北省委书记应勇表示,“十四五”时期,湖北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持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以科技创新推动换道超车。

      打造一流科创平台

      湖北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创新摆在事关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谋划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争创武汉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快建设科技强省。

      科技大数据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钟永恒告诉记者,湖北是老牌科研大省,家底丰厚,但高层次、顶尖级、战略性的大平台和大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湖北奋起直追,加快补短板。今年1月,由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等单位共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武汉光源”,将分阶段建成世界领先的第四代低能区同步辐射光源和中能区同步辐射光源。

      集成现代多维组学、基因操作和分子育种等先进技术的“神农设施”,由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牵头,预计一年内完成预研,目前已建成智能温室,完成作物CT等关键设备样机研制。

      脑科学、肿瘤免疫学、临床诊断等前沿研究的核心装置“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由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精密测量创新研究院共同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预研。一批走在科技创新前沿的湖北实验室正在组建。

      在光电科学领域,湖北将对标国家实验室,围绕信息光电子、能量光电子、生命光电子等领域,开展从“0”到“1”原创性基础科学研究,推动湖北省“光芯屏端网”和大健康万亿元级产业集群发展,为“武汉·中国光谷”迈向世界光谷提供战略支撑;在空天科技领域,湖北将围绕国家自主可控的空天信息科技发展战略,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系统性科技创新和集成性、融合性产业化实践;在生物安全领域,湖北将聚焦新发突发传染病病原前沿基础研究。

      创新驱动全域协调

      92所大学、130多万在校大学生、130多家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武汉创新“家底”越发厚实——2020年国家中心城市指数报告中,武汉“国家科技中心”指数排名第三,仅次于京沪。

      围绕国家科创中心创建,武汉全面重塑了科技创新体系,以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两大中长期目标,以东湖科学城、光谷科创大走廊为两大支撑,以七大湖北实验室、大科学装置为两大抓手。

      今年2月22日,湖北省发布了《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年)》,冀望以武汉为“头雁”打造引领全省创新驱动的主引擎。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是湖北省东南部的一条“彩带”。在这条“彩带”上集聚了近百所高校、73名两院院士,有武汉东湖、黄石大冶湖、黄冈、咸宁4个国家级高新区,以及鄂州葛店、黄石两个国家级经开区,已初步形成“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新兴产业”全链条创新体系。

      湖北省科技厅厅长王炜说,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串联鄂州、黄石、黄冈、咸宁重点园区和重要创新平台;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加强与仙桃、天门、潜江等协作互动;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支持武汉、孝感、鄂州、黄石、黄冈联合打造临空临港枢纽经济带;长江新区打造新兴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借光谷东风,走创新之路。近年来,黄石市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众多“头部企业”竞相落户,走上了一条产业聚集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今年1至2月,该市规上电子信息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1.40%。

      黄石市市长吴锦表示,黄石将加快推进光谷科创大走廊黄石功能区建设,建立“研发孵化在武汉、生产加速在黄石”的创新模式,吸引武汉光谷人才、资金、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向黄石延伸聚集。(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柳 洁)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