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国内财经>>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周三早间市场信息创业板股东降幅榜出炉

热点精选:通信设备+创投概念+机器人+云游戏

海西一狼:技术反弹目标及空间分析 指数分析

玉名:异动板块轮番尝试,第一步先补量

第六感觉:大盘尾市拉升意欲何为呢?

展锋:缩量反抽出现,修正或将继续!

股心:主线归位,普涨之后仍需注意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中金所释放信号!不得对高频交易者减收手续费,严重违规者市场禁入

    2025-01-08 08:49:01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1月7日讯(记者闫军)中金所对高频交易出手。

      1月7日,中金所在官网公告称,《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结算细则》(修订版)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违规违约处理办法》(修订版)已报告中国证监会,现予以发布。新规自2025年1月7日起实施。

      其中,新增“不得对交易所认定的高频交易者进行手续费减收”等内容,在业内看来,此举也是响应监管对高频交易“降频降速”的要求,监管以法规形式确认高频交易收费,并增加“未规范使用交易所减收的手续费”的违规处理办法。  
    image
      出手高频交易,不规范将受罚

      根据中金所修改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结算细则》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违规违约处理办法》要求,规范使用交易所减收的手续费,不得对交易所认定的高频交易者进行手续费减收。  
    image
      同时中金所增加针对“未规范使用交易所减收的手续费”的处罚办法,即采取责令改正,没收违规所得。

      此外,交易所还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通报批评、公开谴责、限制开仓12个月以下、强行平仓、暂停或者限制业务、调整或者取消会员资格、宣布为“市场禁止进入者”的纪律处分。

      在罚款方面,没有违规所得或者违规所得不满10万元的,可以收取50万元以下的惩罚性违约金;违规所得10万元以上的,可以收取违规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惩罚性违约金。

      在2024年7月,证监会曾发文称,将持续加强程序化交易监测,推动高频交易降频降速,研究明确对高频量化交易额外收取流量费、撤单费等标准。此后,从交易所层面,期货高频开启“降频降速”模式。

      去年7月就有消息称,国内期货公司到各大期货交易所柜台的光纤延长30公里。多家期货公司通过自行测算了解到交易延迟,不过多家期货公司称事前并未接到通知。

      交易降速之后,包括广期所、大商所、郑商所、上期所、上期所均发布了与申报费收费相关的通知。以广期所为例,自2024年10月25日交易时起,对工业硅期货、工业硅期权、碳酸锂期货和碳酸锂期权的交易收取申报费。郑商所对旗下棉花期货、玻璃期货、纯碱期货等18个期货品种和白糖期权、棉花期权、PTA期权等18个期权品种交易收取申报费。

      在业内看来,部分品种申报费收取的调整,将使得部分高频交易的投资者交易成本提升。此举也被解读为剑指高频量化交易。

      期货高频交易处罚去年已有先例

      期货高频交易违规处罚已有先例。2024年2月28日,中金所公布,对上海维万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其实控人,未按规定申报实际控制关系账户,违反交易所交易限额制度,在股指期货多个品种上超交易限额交易的违规行为实施纪律处分。

      中金所提到,在未申报实际控制关系期间,上海维万公司及其实控人采用高频交易方式,在股指期货多个品种上超交易限额交易,情节严重,构成“利用不正当手段规避交易所交易限额制度,超限交易”的违规行为,获取违规盈利893.48万元。

      当天,证监会发言人随即就中金所采取纪律处分措施答记者问。

      证监会表示,中金所依规对相关客户违反期货市场实际控制关系账户管理的行为采取了监管措施,是履行交易所监管职责的举措。证监会始终坚持严的监管主基调,指导证券交易所和中金所加强期现货监管联动,对包括高频交易在内的各类交易行为穿透监管,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市场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监管,切实保障市场平稳健康运行。

      对于资本市场违规交易行为主体的处罚,体现了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中金所同时表示,严厉打击以不正当手段规避交易监管、违反市场“三公”原则、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违规行为,始终保持严的基调和“零容忍”高压态势。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