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国内财经>>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变盘向上已迫在眉睫调整没有结束 这里将是机会

大盘本周目标收在3400点上方市场进入时间窗口

大盘缩量探底回升,明天能否再度上攻?

防守2-3天,蓄势后突破医药板块大涨

热点精选:国产芯片+核聚变+AI医药+人形机器人

热点信息+个股公告龙虎榜揭秘(附股)

本周提防回补上周四缺口 坐好扶稳,要启航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企业需要何种支持?全国人大代表黄达昌:希望银行不过度依赖房产抵押贷款

    2025-03-10 21:26:24 来源:时代周报 已入驻财经号 作者:王晨婷
      

    “我认为融资难是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这几年不少小微企业融资的难度很大。尽管金融部门也出台了不少品类的产品来满足企业的需求,但在灵活度上还是欠缺,难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江门市工商联副主席、广东千色花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达昌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的时候如是说。   作为民营企业代表,黄达昌已连续两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并长期关注民营经济、交通建设、大湾区发展等话题。

      

    今年两会,黄达昌提交了支持规划建设深圳至江门高铁南延线、鼓励发展自主品牌汽车涂料和船舶涂料、加强民营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等多份议案。

      

        

      

    关注小微企业融资困境

      

    作为民营企业家,黄达昌深耕涂料行业二十多年,长期关注民营经济的发展。

      

    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范围内登记注册的民营企业数量已超过5500万户,占据了企业总量的92.3%,中小企业占绝大部分,构成了我国市场经济的主体。然而,尽管民营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但其经营稳定性相对较弱,抗风险能力不足,导致融资难题长期困扰着这一群体,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

      

    “我认为融资难是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之一。”黄达昌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他谈到,银行放款大多依据企业的具体经营数据,但近些年许多企业面临资金问题,出现不良循环。“一旦一个企业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到下一个环节的企业,形成链条式的问题。时间一长,还有可能面临法律纠纷,影响就更大了。”

      

    在黄达昌看来,金融部门可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诚信的企业提供更多灵活的贷款方式。

      

    在具体举措上,他建议,推广央行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平台不仅有效解决大量中小微企业因缺乏信贷记录而成为“信用白户”的问题,还能助力金融机构依据这些信息更全面地评估企业信用,构建“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长效机制。

      

    作为江门本土企业家,黄达昌表示可以借鉴江门市会同多方制定的湾区标准——《企业信用评级业务规范》,向中小企业推出细分领域的跨境金融产品和服务。

      

    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企业信用评级标准》是江门于2022年会同多方共同起草发布的文件,对于解决粤港澳三地信用报告不统一、信用产品和服务流通不畅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实现了对港澳信用评级的有效兼容。

      

    此外,在创新融资支持政策方面,黄达昌建议打造“信用即资产”的金融生态。

      

    他认为,政府应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建立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降低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拓宽融资渠道,如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债券发行等,为民营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选择。

      

    “银行在向民营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时,纯信用贷款的比例不足20%,过度依赖房产抵押等传统担保方式。这种现状导致许多有潜力的民营中小企业因无法提供足够的抵押物而错失了宝贵的融资机会。”黄达昌谈到。

      

    他建议,推广“知识产权信用贷”,允许企业以专利、商标等无形资产作为主要增信手段。同时,建议加快修订《企业破产法》,对恶意逃废债行为增设“职业禁入”条款,用法治手段筑牢信用底线。

      

        

      

    建议深江高铁南延线列入“十五五”铁路规划

      

    地处广东省中南部,江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处于“承东启西”的位置,是大湾区通向粤西和大西南的枢纽门户。

      

    作为土生土长的江门人,黄达昌也长期心系家乡发展,特别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江门带来的机遇。“江门在工业制造方面有深厚的行业基础,地缘优势、空间优势较为显著,土地资源、海洋资源都很丰富。”在黄达昌看来,江门未来发展,目前最欠缺的在于大交通的布局。

      

    事实上,随着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深江高铁开工,江门与香港、澳门、深圳等大湾区中心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近些年,和其他城市的合作交流感觉更加频繁了。”黄达昌说。

      

    深江高铁自江门站引出,经中山、广州南沙、东莞虎门,终至深圳西丽站,是一条带动粤东、粤西与珠三角的区域协调发展的“超级大动脉”,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22年10月,深江高铁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2028年一季度建成通车。

      

    但黄达昌也进一步谈到,深江高铁规划建设对南侧片区的带动作用存在支撑不足的问题。他建议,深江高铁南延线由深江高铁进一步往南延伸,可以实现对大广海湾经济区银湖湾滨海新区、广海湾经济开发区两大重要平台覆盖,对大广海湾经济区未来发展将起到关键作用。

      

    与港澳合作共建的大广海湾经济区是江门近年大力推进的重点项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形成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

      

    黄达昌认为,深江高铁南延线,将实现大广海湾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与深圳等珠江口东部发达城市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的硬联通,对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再造一个“新广东”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江门市已完成深江高铁南延线项目预可研编制工作。方案为:线路自既有江湛铁路双水站引出,经崖门在银湖湾滨海新区接轨规划珠阳高铁,整个延线横贯大广海湾经济区,正线全长约40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小时,总投资约85亿元。

      

    黄达昌告诉记者,启动深江高铁南延线项目建设需纳入国家或省铁路专项规划,因缺乏上层规划支撑,该项目无法启动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建议国家发改委支持深江高铁南延线作为远期规划研究高铁项目纳入国家“十五五”铁路网规划,为大广海湾经济区未来发展做好战略布局。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