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国内财经>>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A股还有戏吗?3月25日市场最强热点复盘

强势股补跌后,情绪能否回暖?破位反抽后改变策略

缩量十字星后仍需防范资金分歧加大

科技股的调整不会太久量能快速下降也是一种信号

周二早间市场信息晚间三大消息,将迎来支撑反弹!

热点精选:国防军工+氮化镓+出版传媒+低空经济

观察:市盈率不足10倍的可穿戴概念股(附股)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解读财政部万字报告,“更加积极”体现在这三个关键词

    2025-03-25 19:20:01 来源:时代周报 已入驻财经号 作者:王晨婷
      

    一年一度的财政成绩单发布。

      

    3月24日,财政部发布《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下称《报告》),约1.8万字详细介绍2024年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称,各级财政部门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推动出台并扎实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力促进经济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

      

    相比于2023年的财政政策以减税降费为重点,2024年财政政策中,化解地方债务、增加财政补贴惠民等是主要亮点。

      

    在形容今年的财政政策时,报告总结为“更加积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根据此前发布的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今年赤字率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比上年明显增加,达到297005亿元,同比增长4.4%。

      

      

        

      

    化债:多地已官宣隐性债务清零

      

    整体来看,2024年,财政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

      

    财政支出都花在了哪里,这是更多人关心的问题。“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是2024年财政政策的主旋律,尤其在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之后,一揽子增量政策对经济回升向好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报告中,特别提到了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在允许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按原合同约定履行偿还责任、盘活4000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2024年起连续5年每年安排8000亿元新增专项债券等化债支持政策基础上,去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化债支持力度,一次性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2024-2026年每年安排2万亿元,履行法定程序后次日即向各地下达置换额度。

      

    按照测算,在政策协同发力下,2028年底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累计可节约利息支出约60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一次性的政策,而是会延续至2029年。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在3月23日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将继续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工作,推动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和债务风险化解。”

      

    日前,已有多地“官宣”隐性债务清零或债务规模明显下降。如内蒙古自治区表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压降66.5%,8个旗县隐性债务清零;吉林四平市表示,超额完成年度化债目标任务,全年政府隐性债务规模下降44亿元,债务率预计下降33个百分点,财政压力逐步减轻。

      

    中债资信城投行业研究团队认为,2025年化债仍将围绕“控增量、化存量、降成本、防风险”展开,主要目标包括融资平台退出和压降、积极争取再融资债券、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全口径监测及资产盘活等。

      

    惠民生:约1.1万亿元支持养老保险足额发放

      

    在2024年的财政政策中,“以旧换新”成为推动国内需求的重要抓手,覆盖了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 

      

    根据报告,财政部门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同时出台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支持交通运输等领域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工作,特别是加大汽车报废更新、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补贴力度,明确资金使用负面清单,让“真金白银”直达消费者。

      

    政策实施后,带动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8%,比三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2024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7%,比上年提高9.1个百分点;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分别超过680万辆、6200万台,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额超1.3万亿元。 

      

    在稳经济、促消费的同时,民生依旧是财政政策的优先保障领域。

      

    2024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继续超过10万亿元,支出主要集中在教育、社保、医疗、住房保障等方面。其中,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约1.1万亿元,支持各地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在教育助学贷款提额降息方面,本科生、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贷款额度分别提高至2万元、2.5万元,贷款利率下降。2024年,助学贷款总额约955亿元,惠及3400多万人次;住房与灾后重建方面,2024年,中央财政下达707.8亿元资金,支持地方政府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2025年的宏观政策中,“投资于人”的重要性也被多次提及。财政部表示,在效率上,将大力优化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

      

    报告称,财政部门将综合用好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稳岗返还等政策,拓宽就业渠道,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保障财政教育投入,支持教育强国建设。加强普惠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普惠养老服务等。深入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合理调整机制。

      

    “近年来,我国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这不仅是发展阶段变化的要求,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还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化进程进入后半段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居民的需求从生存型消费逐步进入到发展型消费,尤其是医疗教育养老需求上升,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必然也要提高相关支出比重。”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罗志恒表示,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中,用于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住房保障支出占比为39.7%,比十年前上升4.1个百分点。同时,当前消费不足的重要原因是居民消费意愿不足,源于医疗等后顾之忧,因此从推动经济结构从投资转向消费以及稳定宏观经济的角度,也有必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提高赤字率:规模增加1.6万亿元

      

    去年的财政政策收效良好,今年的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首先是赤字率的提高。今年赤字率按4%安排,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赤字水平和赤字规模均为近年最高,逆周期调节力度进一步加大。

      

    过去十年间,我国财政赤字率在2.3%至3.8%之间波动,首次提升到4%,也意味着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可以更多利用财政空间,扩大财政支出规模。

      

    在不计入赤字率的特别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方面,根据预算安排,今年我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000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其中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今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资金规模比去年翻了一番,有助于直接降低消费者购物成本,并注重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通过提高养老金水平、发放医疗补贴等方式,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在支持扩大有效投资方面,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今年财政政策的支持重点。蓝佛安表示,中央财政将强化对教育、科技和人才的支持,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入,完善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体制机制,全力支持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人工智能+”行动。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