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国内财经>>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下周可以把眼球放在北证 8月市场完美收官

市场进入轮动时代 8月29日市场最强热点

收官8月,为9月变化留下伏笔 市场将有抱团新主线

常长亭:市场盘口密码正在酝酿新信号

主动降温,抱团股逻辑有变 基金重仓科技集体拉升

股市早8点丨好不容易才涨上来·绝不容易再跌下去

浴火淬炼乘风起:寒武纪2025年半年报深度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超百所高校增设低空经济专业,川苏粤占据前三

    2025-08-31 18:50:07 来源:时代周报 已入驻财经号 作者:阿力米热
      

    高校专业已经和城市发展、产业链布局紧紧咬合。

      

    近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行动”,并快速增设一批专业点。

      

    从现实需求来看,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缺口日益凸显。这意味着,高等教育也已来到需要顺势而变的节点。

      

      

    从目前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的方向来看,在众多布局的专业中,低空经济相关的专业成为焦点。

      

    今年8月中旬,教育部发布的《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显示,全国共有120所高校申报“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申报数量第一。

      

    不仅如此,在2024年教育部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中,也有低空经济。

      

    在当时,教育部打破三年一轮学位授权审核的限制,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6所高校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

      

    算上上述6所,当前共有126所学校布局“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这些学校分布在全国28个省份,40个城市。

      

    高校为何扎堆开低空经济相关专业?缺口多大?谁在抢跑、如何重塑区域版图?

      

      

    百万人才缺口

      

    教育调整,才能支撑经济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驱动高校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3年“一带一路”催生小语种热,2017年人工智能与数据要素成为经济增长引擎,智能科学与技术、大数据管理等专业密集落地......

      

    当前,伴随产业升级不断提速,重点领域与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缺口日益凸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正成为推动教育、科技与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核心举措。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持续受到国家重视。2021年2月被纳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其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2024年及2025年连续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数据显示,2024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5059.5亿元,同比增长了33.8%。据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张,就意味着,对相关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

      

    去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回答就业问题时就曾表示,“据有关部门测算,现在我国无人机操控员岗位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

      

    时代周报记者查阅招聘平台时发现,与低空经济相关的岗位还包括新能源动力系统研发、低空通信导航技术、航空器设计师、空域管理、低空物流数据分析师等,而操控员,只是低空经济领域很小的一部分。

      

    此外,2024年11月深圳人社局印发的《深圳市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高端紧缺岗位清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凸显了人才需求的广泛性。清单显示,共有52个领域的人才紧缺,涉及研发管理类、产品开发类、市场营销类、生产制造类等多个领域。

      

        

      

    随着需求的增加,相关岗位呈现出极强的竞争力。

      

    以飞控算法总监为例,该岗位负责设计飞行器及云台的控制算法,属于五星稀缺岗位,要求精通算法设计与编程,并深入掌握飞控系统的开发全流程。学历要求硕士及以上,专业背景多集中于机器人、飞行器控制、计算机等相关方向,年薪可达150万元以上。

      

    由此可见,低空经济领域高度依赖人工智能、信息科学与控制工程等前沿技术的融合,而教育作为向产业端输送高层次人才的核心渠道,其原有专业体系已难以充分满足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因此,2024年11月以来,教育部提出实施急需学科专业超常布局等行动,其中之一便是面向低空经济。打破三年一轮学位授权审核的限制,支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6所高校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新专业。

      

    今年4月,上述学校开设的专业均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标志着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步入专业化、系统化阶段。

      

    紧随其后,众多高校积极响应布局。根据《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申报材料公示》,全国共有120所高校申报设立“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申报数量位居首位。

      

    这意味着,低空经济成为高校学科调整中最炙手可热的风口。

      

      

    28省份40城争抢

      

    从区域层面看,这些学校都分布在哪?

      

    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加上教育部超常布局的6所高校,全国共有126所高校布局“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覆盖28个省份、40个城市。

      

    从省份来看,除贵州、西藏、青海外,其余省份高校均有布局该专业。其中,四川(13所)、江苏(10所)、广东(8所)位居前列;在城市层面,北京、成都、西安位列前三,广州、武汉、长沙紧随其后。

      

        

      

        

      

    从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这些地方多为教育资源丰富、低空经济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

      

    以四川为例,四川已形成涵盖星箭研制、航天测控、地面设备、应用服务等环节的商业航天产业链雏形。成都、德阳、绵阳、自贡、凉山州(成德绵自凉)航空航天集群更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丰厚的产业基础,为高校布局低空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仅如此,产业层面看,专业人才在多区域的聚集不仅形成人才高地,还将带动各地根据优势差异化发展,逐步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低空经济集群。”全国智能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秘书长,科方得智库研究负责人张新原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具体来看,在全国低空经济的版图上,各地区发展路径特色鲜明。

      

    北京以研发为主导;长三角地区对接工业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珠三角侧重物流无人机、海岛场景运营;东北地区则依托老工业基地与军工资源,侧重无人机结构件制造、军民两用技术转化。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技术层面看,高校作为科研创新主体,通过开展相关科研活动能为区域低空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并借助校企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不过,不同区域学校布局差异会导致区域间低空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此可见,学科教育的调整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而产业的壮大又进一步带动经济增长,同时还能为教育带来更深层次的改革。

      

    而在这一循环中,人始终是推动一切发展的核心引擎。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