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国内财经>>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股心:热点轮动走强,月末仍需注意

第六感觉:明天A股会继续上攻吗?

沪指七阳列阵,时间窗口开启周三市场最强热点

常长亭:国内A股利多政策不断出台

市场继续震荡前行,沪指重返4000点之上

玉名:4000点了,依然是个股涨少跌多

热点精选:通用航空+AI眼镜+国防军工+核聚变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利好来了!五部门重磅部署

    2025-10-30 08:22:42 来源:央视财经 已入驻财经号
      城市商业是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载体。

      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商业转型提质,今天(29日),商务部等五部门发布《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提出21项主要任务,对城市商业体系建设工作作出部署。

      要点如下↓↓

      完善城市商业布局体系

      ■ 开展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创建,结合城市更新,“一街一策”“一圈一策”推进现有步行街(商圈)设施改造和业态升级,促进国内外优质品牌、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集聚,优化营商和消费环境,打造一批立足本地、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

      ■ 引导特色商业老街、工业遗址改造的创意街区、特色业态专业街区、旅游休闲街区等特色商业街区创新发展,面向所在区域、辐射全市范围的消费人群,以独特场景、新型业态和创新经营模式营造差异化消费体验,为城市商业体系提供支撑。

      ■ 在有条件的地级市全面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开展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实现试点地区市、县主城区社区全覆盖。

      推动城市商业业态升级

      ■ 在城市中心区域、重点步行街(商圈)、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培育一批大型商业综合体,集聚多元化业态、场景和服务,提升国际化、高品质消费吸引力,一站式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 支持符合条件的商店成为离境退税商店,扩大入境消费。

      ■ 发展仓储会员店、专业店等业态,实行储销一体、批零兼营,满足特定商品供货和消费者购买需求。

      ■ 因地制宜培育奥特莱斯、品牌专卖店、折扣店等业态,与旅游线路、休闲产业有机结合,打造国内外各层次优质品牌聚集地。

      ■ 鼓励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快闪店、买手店等新业态和动漫、游戏、电竞、运动等服务消费新场景,培育“小而美”“专而精”的特色店铺。

      ■ 支持临近居民区的传统商场向“一店多能”的邻里中心转型,配齐一店一早、一菜一修、养老托育等基本保障类业态,引入娱乐、健身等品质提升类业态,搭载邮政快递、代扣代缴、再生资源回收等便民生活服务功能。

      丰富优质商品服务供给

      ■ 促进国货“潮品”消费,鼓励老字号与历史文化资源、新消费品牌联动,打造一批“必购必带”的城市伴手礼。

      ■ 拓展外贸优品消费,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品牌对接、产销对接、标准对接。

      ■ 保障农产品消费,加强“土特产”品牌建设,发展净菜进城新模式。

      ■ 支持“商业+旅游”“商业+文化”融合发展,引导城市商业设施与旅游景点、历史建筑、演艺场馆等协同联动,开发富含地域特色的产品及服务。

      ■ 支持非遗相关产品和服务进入城市商业设施。

      ■ 支持“商业+体育”“商业+健康”业态发展,增加各类体育场地设施等服务消费场所供给,充分发挥大型体育赛事引流作用,开展配套消费促进活动,推动体育赛事进街区、进商圈。

      优化城市商业空间利用

      ■ 加强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扩展现实等技术在城市商业体系中集成应用。

      ■ 在运营端,完善城市商圈大数据平台功能,拓展全国重点步行街(商圈)客流量、营业额监测范围和时间频次,深入分析研判消费特点及趋势,完善用地规划、招商引资、物流管理、安全保障等智慧服务。

      ■ 在消费端,完善智能导引、精准营销、云上购物、沉浸体验等智慧商业新模式,推广一批“人工智能+消费”场景。

      健全城市商业管理体制

      ■ 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优化城市商业主体及消费者办事体验,做到行政事项“一网通办”“一窗通办”。

      ■ 支持步行街(商圈)通过引入专业化运营队伍、成立商户联盟等形式,探索共管共治模式。

      ■ 统筹考虑线上线下、商品服务等不同业态特点,制定合理的支持政策和监管标准,整治“内卷式”竞争,建立公正平等、创新自由的营商环境。

      ■ 支持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统筹使用中央财政资金,推动城市商贸流通企业开展运营和服务设施设备改造,丰富门店网点布局。

      ■ 根据商贸流通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落实小微企业税费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诚信纳税、合规经营,支持城市商业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