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商业要闻>>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武人:下周最担心一件事 唐能通:指数会跌到哪里去

老K:低开低走注意风险 国平:挖掘调整充分方向

风险释放静待大盘企稳 孔明:下周将迎超跌反弹?

中和:三月大盘或刮寒风浩瀚:下周將酝酿短线反弹

下周是抓超跌反弹的好时候 孤城:下周指数会好些

彬哥:下周迎来修复性反弹 继续把握盘中短线机会

今天大跌是机会还是风险 市场进入阶段时窗将怎走

  •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黄金疯涨,“中国大妈”解套了?
  •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
  • 全球股市重挫,黄金抢占C位警惕,又一白马股"凉了"
  •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 人民币"破7",央行紧急声明亚洲“整容王国”套路多深
  •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锦鲤”女孩咋样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做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必答题

    2021-02-27 09:10:2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全局性、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任务。要做好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公众参与的发展机制。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下,如何统筹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后要做好的一道必答题。在此背景下,《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近日一经发布,就引发社会各方广泛关注。

      作为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该指导意见不仅用全生命周期理念阐述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的全过程,还从生产、流通、消费、基础设施、绿色技术、法律法规等环节明确了重点任务,为推动中国经济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演变进程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代表着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也是未来最具潜力、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面向百年发展目标,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既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客观上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得到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也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绿色发展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尚未根本形成,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还不稳固,生态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存在不小差距,未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的重大治国理政方略之一。正是基于当前我国绿色发展实际,党中央从全局出发,提出要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明确经济全链条绿色发展要求,强调推动绿色成为发展的底色,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需要指出的是,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全局性、系统性工程,需要科学准确地认识其内涵要义。从内在逻辑上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虽涵盖了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与循环发展三大领域,但并非三者的简单叠加,而是呈现出彼此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协同发展关系。具体来看,绿色发展侧重于生态质量改善问题,低碳发展侧重于解决节能减碳问题,而循环发展更侧重于资源保护与高效利用问题。各地在发展实践中,应在加强统筹协调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断形成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当然,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也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任务,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各方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实。这样,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才能真正落地生根、枝繁叶茂。一方面,既要坚持重点突破,也要强调稳中求进,做好绿色转型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产业接续、稳岗就业、民生改善的有机结合,积极稳妥、韧性持久地加以推进;另一方面,既要坚持创新引领,也要强化市场导向,在深入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公众参与的发展机制,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顾阳)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