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商业要闻>>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下周大盘会选择真正的方向吗还需进一步放量!

股心:情绪迎来好转,注意指数能否共振

好信号来了!孔明复盘:12月1日市场最强热点

常长亭:聪明的股民都是买跌入场而非抢买追高

下周两种运行方式!年终岁末,机构引领吃饭行情

玉名:“日历买股法”12月因素:承上启下

周五早间市场信息最有希望的做多窗口来了!

  •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黄金疯涨,“中国大妈”解套了?
  •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
  • 全球股市重挫,黄金抢占C位警惕,又一白马股"凉了"
  •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 人民币"破7",央行紧急声明亚洲“整容王国”套路多深
  •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锦鲤”女孩咋样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广西三江带动村民居家就业创业——农家院里培育致富产业

    2023-12-02 09:07:1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同乐苗族乡归东村房前屋后建起了葡萄园。 龚普康摄 

      

      林溪镇程阳八寨景区的侗族群众为游客表演传统纺纱节目。龚普康摄 

      

      初冬时节,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区村民吴奕萱家中,炉火通红,丰盛的菜肴热气腾腾。客人们围炉打油茶,聆听侗族敬酒歌,其乐融融。“原本不起眼的小木楼变成景区的网红打卡点,月收入5000余元。”谈起利用自家庭院创业的经历,吴奕萱喜不自禁。 

      

      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突出侗韵侗味,提倡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因地制宜延伸庭院经济产业链,带动村民居家就业创业增收,全力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2014年贵广高铁开通后,游客日益增多,我开始着手将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游客多时,就组织村中妇女在鼓楼坪摆百家宴,并表演侗族大歌、芦笙踩堂、侗族纺纱、篝火晚会等互动节目。目前公司已有厨娘69人,今年以来人均收入4万余元。”在程阳八寨景区,岩寨奶更餐饮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爱仙告诉记者。 

      

      程阳八寨景区是三江旅游的打卡胜地。当地群众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积极盘活房前屋后及院落的闲置空间,将小庭院改造成微茶园、微田园、微花园,同时结合农耕文化,在景区打造“金秋稻田”“四季花海”等休闲农业观光带,促进农事体验、研学活动、休闲观光等多业态融合发展。 

      

      景区附近村民还利用闲置小庭院打造服装店、银饰店、特产店等,以雄奇楼桥和诗画田园为场景,抖音、小红书和朋友圈等新媒体为平台,民族服装、侗族银饰为装扮,吸引游客拍摄民族艺术照、打卡网红景点和带货乡村土特产,营造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消费空间。 

      

      通过“庭院+特色文旅”,程阳八寨景区附近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而同乐苗族乡归东村则通过“庭院+特色种养”,使房前屋后成为“聚宝盆”。 

      

      走进归东村村民龙秋于家的后院,只见杯口粗的葡萄藤爬满水泥架子。葡萄架下,是一垄垄茶树,茶树下一群土鸡正在自由觅食。“我家后院种了3亩归东野生葡萄,丰产期亩产量达1000公斤,每年可增收3万元左右,加上茶叶收入,比外出打工强多了,日子就像归东葡萄一样甜滋滋的。”龙秋于说。 

      

      归东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龙秀昌说,近年来,归东村利用葡萄“占天不占地”的生长特点,鼓励群众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村庄走道、邻里空地、田园周边种植野生葡萄,以“架上葡萄+架下茶叶+园内养鸡”立体种养模式,引导农户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目前,该村茶园面积1960亩,野生葡萄种植面积3160亩,其中套种葡萄1500多亩,年产量40万公斤,年产值400万元以上。 

      

      利用自家庭院实现就业创业的家庭,在百里侗乡随处可见。丹洲镇丹洲村的“庭院+特色加工”是三江又一条庭院经济发展的路子。 

      

      “我2009年开始居家制作腊味,生产腊肉、腊肠、腊鸭等产品,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销往柳州市、南宁市及广东等地,每年收入约10万元。”丹洲镇丹洲村的外来媳妇曾艳丽说。 

      

      近年来,丹洲村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优势,鼓励引导村民利用自家庭院办民宿、制腊味、包粽子、炸油堆,大力发展手工作坊、休闲旅游等产业,并利用粤桂协作资金建设江川腊味加工厂,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该村每年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腊味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00万元。(经济日报记者 童 政)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