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商业要闻>>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热点精选:国产芯片+减肥药+光刻机+大飞机

周五早间市场信息短期三件事影响市场!

国家队护盘与行情节奏改变周末长阳补缺概率几何

严为民:变盘时刻,记住“它”才是关键!

成交持续萎缩之下短线避免盲目追涨杀跌!

股心:缩量破万亿,轮动加速下的应对

大盘两市成交再次跌破万亿!变盘临界点快到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多维清晰成长逻辑助推高质量发展 华盛昌24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超36%

    2025-04-18 09:24:12 来源:搜狐网
      

    4月17日晚间,华盛昌(002980)披露了2024年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华盛昌实现营收8.07亿元,同比增长20.55%,归母净利润为1.38亿元,同比增长29.21%;扣非净利润为1.31亿元,同比增长34.46%。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华盛昌确认股份支付费用776.79万元,若剔除股份支付影响后,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实则为1.4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46%。

      

    回顾2024年,华盛昌积极实施技术、市场、研发协同战略,在巩固自身主营业务之余,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仪器仪表的融合应用,取得了突出的阶段性成果;同时,华盛昌全球拓展的步伐也在持续提速,客户开发和产能布局均有序推进。多重努力之下,华盛昌于外围环境的不确定之中实现韧性突围,保持着稳健向上的发展态势。

      

    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华盛昌更以高水准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等方式落实股东回报,增强资本市场认同。年报显示,本次华盛昌拟每10股分红7.3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4股。此外,华盛昌年内已累计耗资超4,002.05万元用于股份回购,叠加现金分红合计占利润分配总额的比例达到100%。

      

    技术研发步履不停 股权激励助推长效发展

      

    仪器仪表行业是典型的技术驱动型行业,新技术在电子测量产品中不断应用使得下游客户对仪器仪表产品的需求逐步向智能化、高精度和多功能化等方向延伸,促进了仪器仪表产品快速迭代更新。

      

    面对行业的快速变革发展,华盛昌始终走在创新发展的前端,在多个前沿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以夯实自身技术底蕴。2024年,华盛昌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其全年研发费用达9,045.07万元,同比增长11.74%,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同时,华盛昌亦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自主培养了一支在精密仪器仪表设计、核心算法开发、工艺优化等关键环节具备领先能力的跨学科、高素质研发人才团队,并通过员工持股平台、股权激励等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报告期内,为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吸引和留住核心管理、技术和业务人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华盛昌推出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与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其中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际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190.4万股,员工持股计划授予股票数量130万股,确认的股份支付费用达776.79万元,增强了公司对核心人才的吸引力,并为实现公司长远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深耕多元化产品矩阵,边缘AI助推新品强势进阶

      

    持续且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不仅为华盛昌带来了单个产品的快速迭代,同时也让华盛昌构建起了覆盖电工电力类、环境检测类、医疗、汽车/医疗检测、新能源等多领域的专业化产品体系,成为国内少数能够同时提供通用仪表、专业仪表、科学分析仪器以及生命科学仪器产品的测试测量企业。

      

    整体来看,报告期内华盛昌各项业务表现都可圈可点。其中在通用仪表领域,凭借核心技术优势、工业设计能力与精密制造工艺,其通用型测量工具和仪表产品已获得海内外市场高度认可。报告期内,华盛昌通用仪表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26亿元,增幅达26.87%。

      

    与此同时,华盛昌在专业类仪表产品矩阵的布局上亦持续加力。报告期内,华盛昌开发了一系列具备专业性、多功能和高精度特性的专业仪表产品,涵盖电工电力类、红外测温和成像专业仪表以及环境类专业仪表,能够应用于电站、电力、交通、气象、油田、机电维修等领域。同时,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并实施多产品线搭配销售策略,其专业仪表类产品销售收入于报告期内同比增长32.06%至3.46亿元。

      

    近年来,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AI)正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尤其近两年通用大模型技术的爆发式发展,推动着AI技术从专用化向通用化转型,更加速推动了各行各业的生产力变革。

      

    尤其在工业领域,边缘AI(Edge AI)凭借其独特优势脱颖而出——它将AI算法直接部署在边缘设备上,在靠近数据生成源的地方进行处理和推理,无需依赖云端计算,具有低延迟、数据隐私保护和高效能等优势,尤其契合边缘工业场景应用需求。

      

    作为行业领军者,华盛昌紧跟趋势,加速将AI技术融入各产品线,推动自身产品体系向智能化方向升级。报告期内,华盛昌设立了人工智能技术专职部门,并逐步将垂直领域大模型技术融入多个智能仪器仪表产品中。例如,在“AI+电力”领域,华盛昌开发了AI-7760 电能质量分析仪,大幅提升了设备的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又比如,在对边缘AI技术的应用上,华盛昌近期推出了四款AI直流电弧故障检测产品。这四款产品搭载了算力强大的TITMS320F28P55x芯片,应用了边缘AI计算技术,可以学习海量数据,并从中精确解析出拉弧故障信号,能够帮助用户精准区分电弧与噪声、准确识别各类电弧,在精准风险分层控制、全场景覆盖能力、系统可靠性及法规兼容性等多方面均实现跃升,解决了传统逆变器无法应对的屋顶电站安全隐患,实现光伏与储能安全从被动防护到智能预判的“范式革命”。

      

    不难看出,在这场AI浪潮之中,华盛昌已实现前瞻布局卡位。随着其AI战略的逐步落地,旗下各产品线加速AI应用迭代,逐步升阶为仪器仪表智能体,有望进一步提升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及市场潜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和回报。

      

    产品出海和产能出海齐发力 全球化战略再提速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全球化不仅是应对国内外巨头竞争的必由之路,更是制胜之道。在这一战略指引下,华盛昌的全球化布局在2024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依托自主设计研发能力、规模化生产优势及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华盛昌于报告期内新增多个海外品牌的业务合作关系,在合作首年即通过高效的技术对接与全链条协作,成功完成多个产品和项目的批量交付,同时启动了更多项目的合作事宜。2024年,华盛昌海外业务实现销售收入7.17亿元,同比增长28.54%。

      

    在国内,华盛昌不仅于报告期内持续搭建并巩固线下营销网络布局,更积极开拓线上电商领域,加强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进一步深挖国内市场空间。此外,华盛昌培育的CEM品牌已逐步获得国内外渠道和客户的认可,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2024年,首家CEM品牌形象店在深圳华强北正式开业,为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一体化营销模式奠定了基础。得益于渠道建设的加速和深化,华盛昌的自主品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其自主品牌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31%至1.82亿元。

      

    为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波动,华盛昌也积极通过产能全球化布局的方式来提升产业链韧性及全球市场竞争力。

      

    报告期内,华盛昌在惠州及越南的生产基地均已完成建设。其中,惠州工厂聚焦高附加值产品,引入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并新增医学诊断、新能源产品及传感器模组等产线,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并进一步拓宽产品结构;越南工厂则侧重区域需求与成本优化,一方面将充分借助越南劳动力成本优势和“一带一路”政策,降低成本并规避贸易摩擦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智能检测等技术赋能越南当地产业数字化升级。

      

    业内人士指出,惠州及越南双工厂的建成,为华盛昌构建起了“技术-产能-市场”全球化生产网络,未来二者有望通过技术协同与研发资源共享,助力华盛昌在仪器仪表国产化及国际竞争中赢得先机。

      

    在多维核心优势的支撑下,华盛昌持续践行AI战略,不断夯实研发实力和市场推广能力,推动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在2024年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华盛昌有望继续凭借持续且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不断扩大的全球市场份额以及加速落地的“AI+测量”战略布局,引领自身迈向长期价值增长之路。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