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商业要闻>>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投资者需要明白,拉高出货是怎么样的

沪指冲击3500失败,高位跳水不必惊慌?

收评:银行股与跨境支付概念股领涨

热点精选:业绩预增+固态电池+信息安全+医疗器械

7月4日周五早间市场信息 七月最确定的主线!

不怕磨和调,只怕强拉套人 缩量新高能否屡创新高

趋势巡航:创业板大涨 双头成立吗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善用民俗激活特色消费

    2025-07-06 09:17:56 来源:经济日报
      

    近日,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内,别开生面的土族传统婚礼秀,邀请游客作为“新郎”参与其中,体验土族婚俗的独特魅力。土族主要居住在青海,能歌善舞,民俗多彩。精彩节目在引起游客浓厚兴趣的同时,也吸引游客品尝土族特色美食,选购土族盘绣等特色文创产品。

      

    随着文旅融合深入发展,旅游项目不断推陈出新,民俗吸人眼球、民俗赋能旅游的情况越来越多。民俗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是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质的文化类型,也是不同文化群体的基本标识。将民俗活化、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不仅能够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也能够通过彰显地方特色打造消费新场景。因此,要善用民俗赋能。

      

    打造“注意力经济”。“注意力经济”标志着新型商业模式的到来,将用户注意力高效转化为商业价值,形成增值效应,推动流量经济规模化发展。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直播、网红打卡短视频的兴起,流量经济逐渐演变为依托用户注意力与数据流动的商业模式,并在多个领域展现实践价值。再好的东西,不能吸引消费者,谈何消费。要把独特的、有吸引力的民俗等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来开发,实现“民俗引流+非遗增值”,大力发展相关产业。

      

    加强民俗文创转化。民俗引流既属于注意力经济范畴,也属于文化经济范畴。将用户注意力高效转化为商业价值,推动流量经济规模化发展。但是,有独特民俗而无民俗产品的情况并不鲜见。这取决于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程度等多种因素。要强化创造力,推动民俗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拥有现代演绎的全新视角,开发特色衍生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努力实现创意、产品与市场相衔接,丰富旅游业态,拓展旅游发展空间。

      

    形成辐射效应。民俗引流效应和文创转化,往往会在区域内形成增值效应,将区域内经济能量向外扩展,通过吸引外部资源形成区域经济能级提升。如民俗赋能体育赛事、民俗赋能农特产品品牌塑造和销售等。通过网红效应,吸引全球爱好者,带动当地餐饮住宿、旅游购物、特色农业等产业。

      

    我国地域辽阔,民俗丰富而独特,民俗赋能前景广阔。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要引导地方有序开展传统民俗类消费活动。在青海玉树,一批年轻有为的创业者近年来深度挖掘玉树江源文化、唐蕃古道等民俗,创新性地开发了织锦服饰、羊皮石头毽子、牛毛门帘等特色文创产品,成为致富带头人。因此,要守正创新,善用民俗赋能特色消费。尤其是一些经济落后地区,要加大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拓兆兵)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