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商业要闻>>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预防踏空或过早抛售的风险 突袭创新高回落待何如

下周大盘又面临选择路口! 昨天两条消息 有一条利空

投资者需要明白,拉高出货是怎么样的

沪指冲击3500失败,高位跳水不必惊慌?

收评:银行股与跨境支付概念股领涨

热点精选:业绩预增+固态电池+信息安全+医疗器械

7月4日周五早间市场信息 七月最确定的主线!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保障消费者网购“后悔权”

    2025-07-07 08:03:10 来源:经济日报
      

    针对线上购物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所见非所得”的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专门设立七日无理由退货制度,赋予消费者“后悔权”。该制度旨在平衡交易双方信息差,让网购维权更具可操作性。法律也明确了不适用退货的商品范围,如鲜活易腐物品、消费者定制商品等,且需经消费者购买时确认同意。

      

    近年来,因七日无理由退货引发的纠纷不少。如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网购宠物猫退货纠纷案,消费者在宠物猫未发货前申请退货退款,却遭卖家拒绝,仍强行发货,最终法院判令卖家退还货款。这一判决厘清了关键法律边界:即便属于不适用无理由退货的商品类别,消费者在发货前仍享有合同解除权,但若因此给商家造成损失,需承担相应违约责任。司法实践表明,法律并未完全剥夺消费者的单方解除权,而是通过时效界定和责任划分实现权益平衡。

      

    退货纠纷频发暴露出制度落地的复杂性。部分商家拒绝“无理由退货”,或许有其自身考量,比如,担心消费者将网购当作“一次性消费”,违背诚信原则“恶意退货”。

      

    从制度执行层面看,七日无理由退货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按照《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暂行办法》,网购无理由退货商品完好标准、运费承担、退货程序等均有明确规定。但现实中,仍有商家擅自扩大不退货范围。对此,司法裁判明确,商家需依法评估商品性质,不得任意设限,否则将承担退款责任。

      

    保障网购“后悔权”需要消费者与商家共同遵守诚信原则。消费者应仔细阅读退换货政策,避免盲目消费;商家则需以商品质量和服务体验为核心竞争力,而非依赖不合理限制条款。退货便利性既是商家服务质量的试金石,也是检验市场秩序的重要标尺。随着司法案例的指引和制度的完善,网购消费正朝着更规范、更透明的方向发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万祥)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