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商业要闻>>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市场60分钟高点结构仍未被有效化解!

35.58%仓狙击缺口亡灵 静待创业板血祭

大盘还能继续上行吗 行情为何如此便秘

常长亭:高温天气下电力能源股迎来炒作窗口

上攻无力 调整将展开! 严为民:又到一个好时机!

热点精选:跨境支付+通信设备+电力+超导材料

商业观察:智能机器人细分龙头汇总(附股)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暑期文旅消费火热开启

    2025-07-08 08:15:07 来源:经济日报
      

    暑期是全年文旅消费的重头戏。各地诚意十足,搞赛事、办演唱会,文体旅联合发力;免门票、发补贴,真金白银促消费。据了解,今年7月至8月,各地将举办超4300项约3.9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发放超5.7亿元消费补贴。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避暑游、研学游、亲子游等对应不同消费群体的产品销售火热。

      

    增加应季应景产品供给

      

    根据气候趋势预测,今年暑期全国大部地区气温偏高,避暑依然是暑期游的主要动力。飞猪旅行网数据显示,乌鲁木齐、昆明、贵阳、哈尔滨、沈阳、大连、兰州、西宁等是避暑游热门目的地;从去哪儿旅行平台数据看,西北、东北等平均温度低于25摄氏度的地区,酒店预订增幅位居前列。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张迪介绍,结合多年气候资料以及人体舒适日数、夏季平均气温、高温日数等关键指标,同时充分考虑交通可达性、区域平衡性以及各地的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禀赋和游客偏好,向游客推荐“林海秘境·踏青寻幽”“民族风情阿勒泰·极致风光喀纳斯”等16条避暑旅游路线。目前,相关地区已推出森林音乐节、星空露营、民俗文化展演、特色集市等丰富多彩的夏季主题活动。

      

    从人群结构看,亲子家庭、大学生是暑期文旅消费的主力军。途牛旅游网数据显示,暑期亲子客群的出游人次占比达42%。主题公园、海滨海岛、亲子研学产品热度走高。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表示,围绕繁荣暑期文旅消费,各地要增加应季应景的产品供给。针对不同年龄群体多样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结合暑期文旅消费特点、热点,推出亲子家庭、主题研学、毕业旅行、星空露营、游山玩水等应季文旅产品。

      

    “票根经济”撬动文体旅消费

      

    继“村BA”“村超”等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赛事走红后,“苏超”再次破圈,借助社交媒体“造梗”互动,球迷和游客追随赛事足迹,跨区域流动、跨领域消费,形成了“体育赛事引流、文旅消费变现”的新模式。

      

    有数据显示,“苏超”带动江苏目的地的过夜游客大增,南通、宿迁、徐州等城市的暑期酒店预订量均实现翻倍增长。暑期结合赛程安排,江苏将陆续举办博物馆夜游、文创市集、美食体验等特色文旅活动500多项,推出景区门票减免、文旅消费券等惠民便民措施1400多项。

      

    演唱会、音乐节等演出活动同样火爆。大麦娱乐平台运营总经理蒋雨竹介绍,近两年“暑期档”演出行业数据逐年上涨,跨城观演成为主要消费驱动力。平台数据显示,去年大型演唱会跨城观演比例达64.2%,大型音乐节跨城观演比例达62.2%,跨城观众平均停留1天至3天,人均消费额2000元左右,有力带动了交通、餐饮、住宿、景区等消费增长。

      

    “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成为各地拉动消费的重要抓手。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郭爽介绍,青岛已建立文旅、商务、体育、会展等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通过“票根经济”撬动文旅大消费。今年暑期,青岛将上演10场演唱会、60场主题展演,围绕青年歌会、青岛国际啤酒节、明星演唱会、青岛时尚体育节等重点活动,推出系列文旅促消费措施。

      

    创新场景与暖心服务并举

      

    夜幕降临,暑热散去,夜经济活跃起来。青岛啤酒博物馆外排队等候参与“金色奇妙夜2.0”夜游体验的年轻人跃跃欲试。据工作人员介绍,青啤博物馆探索将传统工业旅游与文化、娱乐消费元素融合,除了引入实景穿越剧游,打造系列文创产品外,尝试暑期夜场开放,今年还全面升级夜间沉浸式体验,通过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拉动夜间文旅消费。

      

    缪沐阳认为,繁荣暑期文旅消费要进一步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引导商业综合体、商圈等丰富文旅业态,打造剧场演出、创意市集、展览展馆等消费空间。

      

    暑期游客集中出游,尤其考验各地的城市管理与公共服务水平。

      

    江苏省连云港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朱其远表示,借助“苏超”带来的发展契机,促进“票根经济”发展,除了要对持有“苏超”观赛购票记录的球迷推出免票及酒店折扣优惠政策,还要结合足球联赛球迷和市民、游客夏季参观游览的需求,在暑期延长主要公共文化设施、文博场馆的开放时间。福建省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蔡鸿强表示,在全市景区推出免费讲解等暑期优惠促销措施,并加强文旅市场监管,启动旅游投诉快速处置机制,为游客消费保驾护航。(经济日报记者 张 雪)

      

    (责任编辑:冯虎)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