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监管与新消费的聚光灯下,国货品牌不仅要讲好产品故事,更要写好社会责任答卷。
7月9日,谷雨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谷雨”)发布首份《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就在几天前,这家先锋国货护肤企业刚刚将“2025国货美白护肤第一品牌”市场地位权威认证收入囊中,而这份报告的发布则从另一个维度开辟了观察谷雨成长与发展的视角。
作为非上市企业,谷雨首次主动对外递交其可持续发展的“成绩单”,当中详实披露了其在公司治理、科研创新、绿色发展、员工关怀、社会责任等议题下的理念与实践。
相较于常规ESG报告,谷雨的这份报告又更侧重凸显科技理性与人文温度,这不仅与品牌创始人在致辞中提到的“只因对中国心的深深坚守,谷雨开启对‘中国芯’的铮铮攻坚”形成呼应,更是对品牌“科技+文化”双轮驱动战略一以贯之的践行。
科技温度:助力“中国芯”茁壮成长
在新疆喀什,谷雨沿着广东援疆项目的步伐,在这里建起超百亩光果甘草科研种植基地,携手石河子大学甘草研究院,将先进种植技术推广到周边农户,带动了附近当地就业与园区产能升级,由此形成了“原料种植—农户就业—科技创新—品牌应用”的完整生态链。这是谷雨科技创新中,关于社会责任与乡村振兴所传递出来的有温度的一面。
新疆喀什 谷雨·光果甘草科研种植3号基地
回归到谷雨研发中心,科技在这里又呈现出关于助力中国成分和中国品牌在国际行业中崛起的有温度的另一面。在此次发布的ESG报告中,谷雨专门开辟了“了不起的中国成分”以及“创芯突破 凝萃蓄力”两个篇章向公众和利益相关方讲述了其在科研上的履责实践。
2024年,谷雨在成功攻克了光甘草定“提纯难度大”“溶解性差”“稳定性差”等应用难点后,推出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美白原料“极光甘草”。而这个新原料的背后,凝聚的包括有谷雨独家发明的“熔融结晶提纯技术”与“28纳米脂质体包裹体技术”双专利“加持”,又搭载自研靶向递送技术,最终实现的是突破行业最高水平的99%的更高纯度、透皮吸收率提升3.4倍的更高吸收、定向瞄准黑色素的更精准捕捉。升级迭代后的极光甘草不仅进一步巩固了谷雨在光甘草定这一成分开拓者与领导者的行业地位,同时也跟随谷雨一同在第十三届亚洲皮肤科大会、国际顶尖期刊《Nature》及国际化妆品创新匹亚大赛(INPD)等国际舞台上亮相,推动了中国成分走进了高光。
谷雨携“极光甘草”登上第十三届亚洲皮肤科大会
与此同时,谷雨在另一核心原料稀有人参皂苷CK的研究上也正实现快速突破。通过创新行业首个复合酶高效转化技术,模拟人参皂苷在人体内的转化过程,利用AI科技在近200万种酶中精准筛选6大最优生物酶,并优化生物酶基因和高效转化条件,谷雨最终将稀有人参皂苷CK的含量提升超2000倍,并稳定应用于产品配方中。而这一成分的创新性进展也成为谷雨超越国际抗老成分的关键突破口。
随着极光甘草、稀有人参皂苷CK、天山雪莲愈伤组织干细胞等加入到谷雨“中国芯”原料库并应用不同功效的产品矩阵中,谷雨正推动其科研力向产品力的高效转化,而从“国货美白护肤第一”等市场地位认证到“粤妆甄品”称号的获得,再到各大电商和社媒销售及回购榜单上的名次,都在印证着谷雨锚定中国特色植萃中具有明确分子式的活性成分,探索“中国芯”打造并提供更适合国人肤质的科学护肤方案这一科技履责路径的前瞻性与正确性。
文化深度:传承表达中国文化自信
报告期内,谷雨在关于文化与责任议题上交出的答卷,同样颇具看点。
2024年底,谷雨捐资500万元在中华思源工程基金会设立了“思源·谷雨公益基金”。依托这一平台,谷雨将开展非遗跨界合作、非遗教育引导、非遗主题传播、数字化研究保护等活动,建立专业化、立体化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激发相关产业链活力,塑造公众文化认同与自信。
事实上,在成立基金之前,谷雨便已开启了与“非遗传承”伙伴并肩同行之路。通过将非遗技艺植入产品设计与品牌传播中,谷雨携手敦煌博物馆让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与九色鹿跃然产品之上;又以国家级非遗木刻版画与“钱蛇”美好寓意相融,通过新年礼盒的形式让这项古老技艺被更多的消费者所看到;此外,谷雨还通过与社媒达人的合作让古老“仙居花灯”再次点亮,让冰雕技艺在寒冬里大放异彩。
除品牌向的合作外,谷雨也将中式文化融入到品牌外观的显性表达上。2024年,谷雨创新推出了“谷雨体”文字并在国际设计比赛中入围了Award360°年度字体大奖。
同时,运用“东方器物”核心设计理念,谷雨又从南宋官窑粉青釉纸槌瓶中汲取灵感形成私模产品器型,并应用到第三代光感水和四时灵露等系列产品中,更凭此斩获“iF设计奖”与“红点设计奖”双料国际设计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