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商业要闻>>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热点精选:工业母机+数字水印+光伏+折叠屏

海西一狼:二线科技迎来全面补涨窗口!

玉名:9月指数空间受限,热点轮动多

商业观察:人形机器人细分行业龙头(附股)

明天A股会继续上行吗 节奏掌控也是尤为重要

九月开门红 A股震荡上行 开门红后何去何从

市场迎来9月开门红,后续观察市场风格能否转换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东材科技(601208sh.):M9 / 马 10 树脂供英伟达,2026 利润破 10 亿

    2025-09-02 14:57:08 来源:财富在线
      

    在全球 AI 算力竞赛愈演愈烈的当下,芯片性能的每一次突破都牵动着行业神经。而支撑芯片实现超高算力的,除了复杂的电路设计与先进的制程工艺,封装环节的核心材料更是关键 “隐形推手”。2025 年,中国材料企业东材科技(601208sh.)凭借一款 M9 树脂,成功打破国际垄断,成为英伟达 GB300 芯片封装树脂的全球独家供应商,不仅为中国在 AI 高端材料领域赢得话语权,更以技术创新为支点,撬动了全球 AI 芯片材料的竞争格局。

      

    一、核心突破:M9 树脂成 “算力钥匙”,独家绑定英伟达 GB300

      

    1. 技术独占性认证:6 项指标超标杆,锁定全球唯一供应权

      

    芯片封装树脂看似不起眼,却是决定芯片信号传输效率与稳定性的核心材料。尤其是在 AI 芯片领域,随着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芯片运行时的带宽、散热、信号损耗等问题愈发突出,对封装树脂的性能提出了严苛要求。2025 年 8 月,东材科技的 M9 树脂迎来关键考验 —— 英伟达 A100 级测试。

      

    这场测试覆盖了封装树脂的 6 项核心指标:DF 值(介电损耗因子,直接影响信号传输效率)、热稳定性(决定芯片在高温环境下的运行寿命)、耐湿性、机械强度、绝缘性能与加工适配性。测试结果显示,M9 树脂的 DF 值低至行业罕见水平,热稳定性在 150℃高温下仍能保持性能稳定,6 项指标整体超越国际行业标杆 20%。这一成绩不仅让东材科技通过英伟达的严苛认证,更使其成为 GB300 芯片封装树脂的全球唯一供应商。

      

    GB300 作为英伟达面向下一代 AI 算力的旗舰芯片,其设计带宽高达 240TB/s,是当前主流芯片的 3 倍以上,对封装材料的信号损耗控制要求极高。东材科技 M9 树脂的低介电损耗特性,恰好解决了 GB300 芯片高速信号传输中的 “信号衰减” 痛点。自 2025 年 9 月起,东材科技正式独家承接 GB300 量产首批订单,单月供应量超 3000 万元,按照这一节奏,仅 GB300 相关订单就能为公司带来年均超 3.6 亿元的营收,成为其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2. 布局下一代技术:联合开发马 10 树脂,专利壁垒筑牢护城河

      

    在拿下 GB300 独家供应权后,东材科技并未止步。为深度绑定英伟达未来的 Blackwell Ultra 架构(预计 2026 年推出,算力将较当前提升 5 倍),公司已与英伟达启动联合研发,推出适配该架构的新一代树脂产品 —— 马 10 树脂。

      

    目前,马 10 树脂已完成实验室阶段研发,其 DF 值进一步降至 3%,较 M9 树脂再降 2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信号传输损耗将减少 40%,能更好地满足 Blackwell Ultra 架构对超高速带宽的需求。为验证产品实际应用效果,马 10 树脂样品已送往微软 Azure 云数据中心进行测试,若测试通过,将有望成为微软云计算服务器芯片的核心封装材料,进一步拓宽东材科技的客户边界。

      

    技术创新的背后,是东材科技多年积累的专利壁垒。截至 2025 年 9 月,公司累计拥有 142 项全球电子材料专利,覆盖树脂合成、纳米涂覆、耐高温工艺等关键领域。其中,碳氢树脂核心专利更是获得中国、美国、日本三方授权,这意味着在全球主要半导体市场,东材科技的技术均受法律保护,有效抵御了国际竞争对手的专利挑战,为其全球市场拓展筑牢了护城河。

      

    二、技术壁垒:从绝缘材料到半导体材料,三大迁移路径实现跨界颠覆

      

    东材科技的突破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其多年在绝缘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并通过三大技术迁移路径,成功实现向半导体高端材料的跨界转型,这一转型过程堪称 “传统材料企业的创新范本”。

      

    1. 三大技术迁移:每一步都踩准行业需求痛点

      

    •绝缘基膜→芯片封装:超薄技术破解信号损耗难题

      

    东材科技早期以特高压绝缘基膜为核心产品,其研发的超薄 BOPP(双向拉伸聚丙烯)基膜厚度可控制在 5 微米以内,且介电性能优异。在半导体材料研发中,公司将这一技术转化为半导体级 M9 树脂的核心工艺 —— 通过优化 BOPP 基膜的分子结构,将其转化为适用于芯片封装的树脂材料,最终使 M9 树脂的介电损耗仅为 5%,远低于行业平均的 8%-10%。这一技术迁移,不仅降低了研发成本,更让东材科技在芯片封装材料领域快速站稳脚跟。

      

    •耐高温专利→高频树脂合成:高纯度突破 3nm 芯片适配瓶颈

      

    特高压设备对绝缘材料的耐高温要求极高,东材科技曾研发出可耐受 200℃高温的绝缘材料,并拥有相关专利。在研发碳氢树脂时,公司将这一耐高温技术与高频树脂合成工艺结合,通过优化催化剂配方与提纯工艺,成功突破碳氢树脂 99.99% 的高纯度壁垒 —— 这一纯度意味着树脂中的杂质含量低于 0.01%,可避免杂质对芯片电路的干扰。同时,该碳氢树脂的热膨胀系数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30%,能与 3nm 芯片的硅基材料实现精准匹配,解决了芯片在高温运行时因热膨胀差异导致的封装开裂问题。

      

    •纳米涂覆→微米级覆膜:高精度控制提升产品良率

      

    在光学基膜生产中,东材科技掌握了纳米级涂覆技术,可实现涂层厚度 ±0.5 纳米的精度控制。将这一技术迁移至 CCL(覆铜板,芯片与电路板的连接载体)基材生产时,公司将精度控制进一步提升至 ±0.1 微米,使 CCL 基材的表面平整度达到国际顶尖水平。这一突破直接将 CCL 基材的生产良率提升至 98%,超过国际龙头企业的 95%,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更成为 AI 服务器厂商的首选供应商 —— 毕竟,良率每提升 1 个百分点,就能为客户节省数千万元的采购成本。

      

    2. 稀缺产能布局:短期垄断与长期补缺口双管齐下

      

    当前,全球高性能芯片封装树脂产能高度集中,仅少数几家国际企业拥有量产能力,而东材科技的产能布局则呈现 “短期稀缺、长期补缺口” 的特点。

      

    从短期来看,公司马 9 树脂的月产能仅为 30 吨,且全部供应英伟达 GB300 芯片,这种 “独家供应 + 低产能” 的组合,使其在短期内形成了产能垄断,为产品定价提供了较强话语权。据行业测算,马 9 树脂的单价约为 100 万元 / 吨,单月营收可达 3000 万元,毛利率超过 35%,远高于公司传统绝缘材料 15% 的毛利率。

      

    从长期来看,东材科技的眉山基地将成为打破全球产能缺口的关键。该基地于 2024 年启动建设,预计 2025 年 11 月完成设备安装,2026 年 6 月进入试产期,满产后将新增 3500 吨碳氢树脂与 4000 吨 PPO(聚苯醚,低介电材料)产能。根据行业数据,2025 年全球碳氢树脂总需求约为 1.5 万吨,PPO 总需求约为 1.3 万吨,眉山基地投产后,将分别填补全球 23% 的碳氢树脂产能缺口与 30% 的 PPO 产能缺口,极大缓解全球 AI 芯片与 5G 基站对高端材料的需求压力。

      

    三、业绩验证:高端材料驱动增长,盈利结构迎来质变

      

    技术突破与产能布局的效果,已逐步反映在东材科技的业绩数据中。2025 年上半年,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双双实现两位数增长,尤其是高端材料业务的爆发,推动其盈利结构从 “传统绝缘材料为主” 向 “高端电子材料为主” 转型。

      

    1. 2025H1 业绩:高端材料成增长核心引擎

      

    根据公司 2025 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4.31 亿元,同比增长 17.57%;净利润 1.90 亿元,同比增长 19.09%。看似平稳的增长背后,是高端材料业务的 “爆发式增长”:

      

    •高速数据材料:半年营收接近去年全年

      

    高速数据材料(包括 M9 树脂、碳氢树脂等)上半年营收近 2.5 亿元,接近 2024 年全年的 2.8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300%。这一业务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英伟达 GB300 订单的落地,以及国内 AI 服务器厂商的小批量采购,预计下半年随着订单放量,该业务营收将进一步攀升。

      

    •碳氢树脂出货:环比持续增长,订单排至 Q4

      

    碳氢树脂作为高端材料的核心产品,其出货量呈现 “逐季递增” 态势:2025 年 Q1 出货 20 吨,Q2 增至 30 吨,环比增长 50%;目前,Q3 订单已排满 40 吨,Q4 订单也已签订 35 吨,全年出货量有望突破 125 吨,较 2024 年的 50 吨增长 150%。订单的持续增长,不仅验证了产品的市场认可度,更为公司全年业绩增长提供了确定性。

      

    2. 产能释放节奏:清晰路径支撑未来增长

      

    除了已落地的产能,东材科技还制定了清晰的产能释放计划,确保高端材料业务持续增长:

      

    •碳氢树脂:从 “小批量” 到 “规模化”

      

    公司计划 2025 年 Q3 实现碳氢树脂月出货 40 吨,Q4 冲刺 50 吨,2026 年眉山基地投产后,月产能将提升至 290 吨(3500 吨 / 年),届时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碳氢树脂供应商,仅次于日本 JX 化学。

      

    •OP 树脂:专供 AI 服务器,三季度起放量

      

    OP 树脂(用于 AI 服务器 CCL 基板)于 2025 年二季度完成研发,三季度起开始量产,月交付量稳定在 30 吨,主要客户包括国内 AI 服务器龙头中科曙光与浪潮信息。按照当前订单节奏,OP 树脂全年营收有望突破 3.6 亿元,成为公司又一核心增长点。

      

    •眉山基地:2026 年成业绩 “新引擎”

      

    眉山基地总投资 15 亿元,除了碳氢树脂与 PPO 产能,还配套建设了研发中心与检测实验室,预计 2026 年满产后,年销售额可达 20 亿元,贡献净利润约 4.5 亿元(按 45% 毛利率测算),相当于 2025 年上半年净利润的 2.4 倍,将成为东材科技未来 3-5 年的业绩 “新引擎”。

      

    四、未来测算:全球 AI 材料龙头雏形初现,增长路径清晰可见

      

    从产能规划到业绩测算,东材科技已展现出成为 “全球 AI 材料龙头” 的潜力。无论是市场份额的抢占,还是盈利能力的提升,公司都已制定明确目标,且每一步都有坚实的技术与产能支撑。

      

    1. 产能规划:锁定全球核心市场份额

      

    根据东材科技的产能规划,未来 3 年,公司将形成 “碳氢树脂、低介电 PPO、马 9 树脂” 三大核心产品矩阵,其全球市场份额将分别达到 23%、30% 与 18%,具体布局如下:

      

        2. 业绩增长:2025 年高速材料营收破 6 亿,毛利率大幅提升这一产能布局不仅覆盖了 AI、5G 等核心赛道,还精准对接了全球顶尖客户,若能顺利落地,东材科技将从 “中国材料企业” 跃升为 “全球 AI 材料核心供应商”,彻底改变全球高端材料市场的竞争格局。

      

    行业分析师测算,东材科技的业绩增长将呈现 “两步走” 态势:

      

    •2025 年:高速数据材料营收突破 6 亿

      

    随着 GB300 订单放量与 OP 树脂量产,2025 年高速数据材料营收有望突破 6 亿元,同比增长 140%,占电子材料总收入的 85%(2024 年占比仅 40%)。电子材料业务的营收占比将从 2024 年的 25% 提升至 35%,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

      

    •2026 年:眉山基地满产后毛利率提升至 45%+

      

    当前,东材科技电子材料业务的毛利率为 14.2%,主要因产能较小、固定成本较高;2026 年眉山基地满产后,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高端树脂的毛利率将提升至 45% 以上,接近国际龙头企业的 50% 水平。按照满产后 20 亿元的营收测算,仅高端材料业务就能贡献 9 亿元毛利,相当于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总毛利的 3 倍,盈利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

      

    结语:从 “隐形冠军” 到 “全球变量”,中国材料企业的突围之路

      

    回顾东材科技的发展历程,从早期专注特高压绝缘材料,到如今成为定义英伟达 GB300 芯片性能的 “心脏材料” 供应商,其每一次转型都踩准了行业发展的节奏。在全球 AI 算力竞赛中,材料看似是 “产业链末端”,却是决定芯片性能上限的关键环节 —— 东材科技的突破,不仅打破了国际企业对高端芯片材料的垄断,更让中国在全球 AI 供应链中占据了重要一席。

      

    随着眉山基地的投产与下一代马 10 树脂的研发推进,东材科技正从 “中国材料黑马” 成长为 “全球 AI 材料龙头”。这家隐身于 AI 浪潮背后的中国企业,用技术创新证明:在算力竞赛的下半场,材料的竞争将成为核心战场,而东材科技,已做好了准备,成为全球算力竞赛的关键变量。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