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光启技术(SZ:002625)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深圳光启超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启超材料”)的测试中心于8月28日顺利通过国家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扩项资质认定。
此次扩项标志着公司在超材料领域检验检测能力实现再升级,工艺环节的检验检测能力远超同行,不仅解决了外协测试带来的低效、耗时、高成本等一系列问题,为多基地投产后面临的大规模交付,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也将对公司开辟相关检测业务市场产生一定积极影响。
三年三突破:CNAS扩项再升级,超材料检测能力跨维度跃升
自2023年起,光启超材料测试中心的CNAS资质认证进程便进入快车道。2023年7月,公司首次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初始认可范围聚焦“超材料电磁特性试验”,为公司超材料产品研发提供了关键检测技术支撑。
2024年8月,光启超材料测试中心通过首次扩项评审,检测能力从单一的电磁特性试验,拓展至力学性能、环境试验、几何检测、无损检测、热学检测五大领域,并同步获得力学测量设备、温度测量设备两大类共12项标准的计量检测能力,初步形成“检测+计量”一体化服务能力。
此次2025年8月的扩项,是光启超材料测试中心能力的又一次跨越式升级。新增认可检测范围覆盖复合材料、涂料检测能力,并在原有基础上强化了几何检测、电磁特性试验、无损检测等核心领域的检测深度;同时,计量检测能力进一步扩展至力学和热学两大类检测对象的12项校准规程或规范,检测参数与技术标准全面对标国际先进水平。
硬核设备规模化布局:21个微波暗室蓄势,新业务市场待发
作为光启技术八大核心子公司之一,光启超材料的测试中心技术实力不仅体现在CNAS认证的资质广度上,更依托于全国领先的检测设备与规模化实验室布局,为超材料产业化提供“硬核保障”。
据悉,目前光启超材料测试中心配备多个超高精度散射特性测试紧缩场,国内极少可对外服务的低频远场天线测试系统、亚洲最大/全球最先进多探头球面近场测试系统,以及26轴双塔自动超声C扫系统。这些设备覆盖从材料微观特性到终端产品全尺寸验证的全流程需求。
同时,目前已建成并投用10个超材料电磁调制测试微波暗室,另有11个在建,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全部投入使用。届时,光启技术将拥有总计21个微波暗室,可充分满足多基地大规模交付的检测需求,彻底解决此前依赖外协测试导致的低效、耗时、高成本问题,为超材料产品快速量产与市场交付提供“加速度”。
技术外溢赋能多领域:从尖端到民用,构建创新协同生态圈
光启超材料的检测能力不仅服务于自身产品研发,更通过“技术外溢”深度赋能智能汽车、通信、新能源等多个先进制造领域,推动行业创新升级,逐步构建起开放协同的检测生态。
2023年底,光启技术与中汽中心天检中心联合成立“汽车紧缩场联合创新实验室”,推出整车OTA远场测试方案,成功解决了传统近场测试中“有源指标测不准”“汽车天线偏心测不准”等技术痛点,大幅提升测试结果准确性与稳定性。该方案已被列入国家标准草案,未来将成为智能汽车天线性能检测的核心依据。
此外,光启技术还与华为、大连东信微波、华秦科技、广州海格通信、威海广泰空港、杭州牧星科技等数十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提供从检验检测方案定制、产品制造到技术服务的全链条检测支持;同时,与华中科技大学、内蒙古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共建科研平台,通过联合攻关、人才培养等方式,推动检测技术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加速前沿技术成果转化。
此次CNAS扩项不仅是光启技术超材料检测能力的“再升级”,更是其“超材料+AI”双轮驱动战略下的重要技术落子。随着超材料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领域的应用深化,具备全产业链检测能力的“技术+制造”双优势企业,正逐步在行业高速发展中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