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膜,作为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半导体微电子等领域的关键材料之一,通过微米级、纳米级等的精度孔过滤杂质,保证干净效率。国内生物制药用除病毒滤膜产品,长期被思拓凡(Cytiva)、默克密理博(Merck-Millipore)等海外企业垄断。
近期,一项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材料技术的诉讼阶段性进展引发大众关注。过滤膜国产代表企业科百特与同业公司赛普就侵犯商业秘密一案终审宣判,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判决赛普构成侵犯商业秘密单位犯罪,并对有关人员判处一年十一个月至二年九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作为国产过滤膜技术龙头企业,科百特在此次技术纠纷中胜诉,这一判决体现了法律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坚定立场,通过对知识产权犯罪予以明确警示,鼓励并保护中国核心技术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创新保护: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此前,科百特已与赛普有多起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包括商业秘密侵权,专利侵权等。
2025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就科百特与赛普公司涉RC除病毒膜技术的商业秘密侵权民事案件已作出终审判决,判决赛普公司及朱某某立即停止销售现有RC除病毒膜,包括改进品,并赔偿经济损失及维权合理开支525万元。
公开信息显示,赛普成立于2021年3月19日,经营范围包括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新型膜材料制造、新型膜材料销售等。目前,赛普已完成多轮上亿融资,引入上市公司东富龙集团、毅达资本、和达产业基金战略股东。
刑事判决书显示,作为赛普股东方的东富龙集团,董秘曾提示法定代表人郑某某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并提出具体防范措施,对其窃取科百特技术信息明知。
案件信息显示,从2021年3月赛普成立起,科百特先后有多名员工离职后违反竞业限制入职赛普公司,并涉嫌侵犯过滤膜技术的商业秘密。随后,科百特向赛普提起侵犯商业秘密的诉讼。
法律人士表示,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积累是其核心竞争力,若核心技术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对企业的打击是巨大的。科百特在面对知识产权侵权时所采取的坚决态度,体现了现代企业对核心技术保护的重视。
二十年深耕:过滤技术领域的隐形冠军
科百特作为过滤膜技术领域的领军企业,已在该领域深耕数十年。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和扎实的研发投入,科百特建立起了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壁垒,形成了完整的技术体系和产品矩阵。
业内人士表示,科百特是国内少数能做出除病毒过滤膜、超滤膜包企业。除病毒过滤膜、超滤膜包,是所有过滤膜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产品,也是生物医药领域核心的耗材。因技术门槛较高,多年来稳定供货量产技术产品被海外企业垄断。国产企业从研发到量产,期间耗时超过五年。
在过滤膜技术这一高技术壁垒领域,科百特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不断的创新突破,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颇具影响力的企业。公开信息显示,科百特的过滤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国内覆盖了90%以上的微电子企业和大型制药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科百特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生物制药和半导体等对过滤技术要求极高的领域,科百特凭借其自主研发的过滤膜技术,打破了国外厂商的长期垄断,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这些成就的背后,是科百特对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和对创新人才的大力培养。
法律支持:知识产权建设铺就中国创新道路
在最新的刑事案件判决中,法院认定,赛普侵犯科百特涉及过滤膜包单元层封装模具、外围封装模具等多项核心技术,构成侵犯商业秘密单位犯罪。这一判决结果彰显了我国法律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坚定决心。
法律人士表示,从期初的民事侵权纠纷到刑事案件,此次科百特刑事案件的胜诉,不仅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更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榜样。它向市场传递出明确信息:公平竞争、尊重知识产权是市场参与者的基本准则,任何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技术成果的行为都将面临法律严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政府与司法机关对创新的大力支持,将成为保护创新火种、激发创新活力的重要保障。
科百特胜诉一案,是中国知识产权保护进程中的一个缩影。随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框架和执法力度持续加强,为企业创新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好的法治环境。从行政执法到司法保护,从民事赔偿到刑事打击,中国正在构建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坚实保障。
科百特的胜诉,将让无数创新型企业看到法律的力量,将进一步鼓励更多国产企业走自主创新道路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