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夏天,中国芯片界因一位企业家而波澜再起。6月,国内存储芯片龙头兆易创新正式递交H股发行申请;7月,DRAM领军者长鑫科技亦公布上市辅导,并在10月宣布完成IPO辅导验收,这标志着这家国内最大的DRAM芯片制造商冲击A股IPO再次取得重要进展。
这两起重磅资本运作,如同一记组合拳,震撼市场。而它们的掌舵人,均指向同一个名字——朱一明。这位同时担任两家明星芯片企业董事长的灵魂人物,正以清晰的战略布局和资本手腕,悄然构筑起中国存储芯片的重要一极。
2024年3月,长鑫科技按1400亿元投前估值融资108亿元,其中兆易创新出资15亿元参与此次融资,交易完成后,其在长鑫科技的持股比例将由0.95%升至1.88%。二者已形成稳固的“股权投资+供应代工”深度合作链条,真正实现产业端的强强联合。
同时作为稀缺的IDM模式DRAM龙头代表,长鑫科技具备极强的产业链核心企业属性,东方证券认为,长鑫科技有望通过上市融资实现业务增长,并全面利好产业链上下游。
在全球存储市场因AI浪潮而风云激荡、地缘政治加剧供应链不确定性的当下,朱一明的连环动作,不仅关乎两家企业的未来,更牵动着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化的神经。
构筑产业协同样板,朱一明“存储芯片版图“的前瞻性
当前,AI已成为驱动半导体行业增长的核心动力,其引发的算力革命正深度重构存储芯片行业的供需格局。全球AI算力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以存代算”的技术理念正加速落地。
存储芯片广泛应用于服务器、智能手机、PC电脑等领域,具有极高的技术和资金壁垒,市场高度集中。以DRAM为例,中国是全球第二大DRAM消费市场,然而,国产化率不足10%。而NOR Flash市场则同样具备很高的市场需求和由此驱动的商业价值。
要理解朱一明的布局,首先需看清长鑫科技与兆易创新在其“存储芯片版图“中的定位与关系。
长鑫科技,攻坚高端制造的“重装甲兵团”
成立于2016年的长鑫科技,主攻的是存储芯片的核心战场DRAM。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是计算设备的“内存”,直接决定了系统运行的速度与性能,技术壁垒和资本投入极高,而国内用IDM模式做DRAM芯片的玩家,极其稀缺,业界达成共识的是:长鑫科技是中国大陆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唯一实现大规模量产通用型DRAM的IDM企业,IDM模式集芯片设计、制造、封测于一体,具备极强的工艺连续性、品质可控性和市场竞争力。
目前,长鑫科技已推出多款DRAM商用产品,涵盖DDR4/DDR5、LPDDR4/LPDDR5系列,国内唯一实现通用型DRAM大规模量产的IDM企业,广泛应用于移动终端、电脑、服务器、虚拟现实和物联网等领域。
2024年11月,长鑫科技入选福布斯发布的“2024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榜单,并在2024年集微咨询发布的《知识产权发布国内半导体制造企业国际视野二十强榜单》中以境外布局数量以及境外布局比例均高于其他企业位居第一,在《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企业专利榜单》中位列第二,累计专利数达到13449项。这一系列成绩不仅体现了长鑫科技在技术创新上的深厚积累,也彰显了其在国产半导体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
公开资料显示,长鑫科技已获得多轮融资及一众明星资本投资:除国家大基金战略投资外,更是吸引阿里巴巴、腾讯投资、云锋基金、阳光保险、建信股权、人保资本、大湾区共同家园发展基金等十余家顶级投资机构参与。股东阵营可谓星光熠熠,涵盖了从政策、产业和金融等多维度的资本支持。10月初,长鑫科技已完成了其IPO的辅导验收工作,上市进程进一步加速。值得留意的是,当前存储芯片已迎来显著的上行周期,或会持续较长时间,直接有利于推高以长鑫科技为代表的国产存储企业营收增长,更是为其上市铺平了道路。
兆易创新,深入市场灵活布局的“轻骑兵”
兆易创新成立于2005年。彼时,全球存储市场已被三星、美光等国际巨头瓜分殆尽。作为初创企业,如何活下去是第一要务。朱一明展现出了其务实的商业智慧,他选择了SRAM这一赛道作为切入点。一则海外大厂正逐步放弃这片“利基市场”,转向更高端的DRAM和NAND Flash,二是考虑SRAM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易于实现技术突破,能让公司快速站稳脚跟。这一“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大获成功。
根据公司财报,其业务规模与结构在近年来持续优化。2014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9.47亿元一路增长至73.56亿元,实现了近8倍的跨越。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41.5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5.76亿元,同比增长11.31%。
主营业务构成兆易创新已从单一的存储产品提供商,发展为覆盖存储、微控制器、传感器的多元化芯片企业。
充分产业协同,全球半导体竞争棋局的“中国布局”
兆易创新作为成熟的上市公司和产品平台,为长鑫科技提供资金和市场支持;长鑫科技则作为强大的制造后盾,确保兆易创新的DRAM产品供应链安全,并共同冲击高端市场。这种“设计+制造”的联动,是中国存储产业打破海外IDM巨头垄断的关键模式创新。
朱一明构建的不仅是一个“设计+制造”的存储网络,更是在全球半导体竞争的棋局中,为中国落下的一步重棋。前方的挑战依然严峻,技术高墙仍需攀爬,市场风云依旧变幻,但通过兆易创新与长鑫科技的协同并进,朱一明已然证明: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长征,需要的正是这种兼具战略务实与产业前瞻性的长期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