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在暖水渔业资源丰富的海南省临高县,海钓归来的游客兴奋地展示着今天的收获,走进海鲜餐厅享受“现钓现做”的美味。当地休闲渔业的兴起,带火了滨海旅馆、民宿和周边的种种业态,也让渔民找到了转型的出路。“现在我们带游客出海钓鱼,收入比以前捕鱼更稳定了,还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临高县调楼镇抱才村渔民彭昌进说。
近年来,临高县将休闲渔业作为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采用“政府主导+企业运营”模式,政府投入资金建设码头、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企业负责引入专业团队开展海钓赛事组织、游客接待服务等。同时,连续举办3届开渔文化节、3场全国及区域性重要海钓赛事,进一步提升临高休闲渔业的知名度。
临高发展休闲渔业,起步时也遇到“同质化”困境,留不住人,回头率上不去。“不能只靠‘钓’吃饭,得让游客来了有的玩、有的住、有的吃,愿意待上两三天。”当地企业找准痛点,各出“妙招”,逐步探索出差异化发展路径。
全勺海钓俱乐部通过打造人造珊瑚礁盘钓场和风力发电塔群钓场,摆脱对天然渔场的依赖。“这两种钓场鱼种丰富、聚鱼效果稳定,无论旺季淡季都能钓上鱼,不少省外海钓爱好者专程赶来。”全勺海钓俱乐部负责人杨明通介绍。海南百川休闲渔业基地不仅带游客海钓、赶海拾贝,还配套提供住宿、餐饮、娱乐“一站式服务”。安悠海钓联盟中心则把“科技”搬进了钓场,计划引入水下机器人监测渔情,还筹备研发智慧休闲渔船、引入混合动力休闲渔船。
目前,临高已建成4个休闲海钓基地,渔旅融合业态持续丰富。临高县委书记唐守兵介绍,下一步,临高将围绕“提质、扩能、增效”,推进休闲渔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新盈渔港和抱才渔港40个休闲渔船泊位的规划建设,持续推动“渔业+旅游”模式创新,并结合风电资源优势,开发“风电观光+海钓体验”特色线路,丰富业态供给。同时,加大对休闲渔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逐步扩大休闲渔船规模,并通过“渔业+体育+旅游”等方式,举办更高规格的海钓赛事活动,让临高休闲渔业品牌走向全国,助力渔港经济区建设实现新突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