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消费>>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周四早间市场信息市场前后两次拉锯战的异同点

热点精选:食品安全+碳化硅+啤酒+轮胎

商业观察:国家队最新持股出炉(附股)

大小波段,来个大胆分析!缩量整理等待突破契机

时间窗口周期内多空对决一触即发贵金属与电力领涨

大盘再收一星 反弹后再杀跌三星聚拢 再现长阳?

等靴子落地 主力干活走势不如预期,暂时反手做空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破解大豆结构性过剩难题

    2025-03-20 09:27:10 来源:经济日报
      

      当前,国产大豆存在食用大豆过剩、油用大豆短缺的结构性矛盾,种植结构与产业需求断裂是重要原因。今年,我国打出支持大豆生产“组合拳”,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种豆积极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接下来,应从大豆种植到消费全链条入手综合施策,重塑国产大豆产业链,构建“食用大豆功能化、油用大豆高效化”的双轨发展体系,在支持发展国产食用大豆产业的同时,发展国产油用大豆产业,破解结构性过剩问题,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国产大豆产业提质增效。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大豆自给率不足20%,每年需要大量进口大豆以满足国内需求。在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大豆产业链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国际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航运通道受阻,任何一个突发因素都会影响大豆稳定供应。持续提高大豆自给率,才能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近年来,我国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扩种大豆成效显著,国产大豆产量连续3年超过2000万吨。这提升了我国大豆产量在全球大豆总产量中的比重,也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大豆贸易中的议价能力。

      

      国产大豆产量提高是好事,但也面临价格低迷、销售困难的局面,这一矛盾现象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供需错配是重要因素。从细分市场看,大豆分为食用大豆和油用大豆。国产大豆蛋白含量高、含油量低,主要用来加工豆腐、豆皮等传统食品,我国食用大豆消费量常年保持在1500万吨左右,大豆蛋白精深加工产能利用率不高。随着国产大豆产量连年增加,国产食用大豆出现过剩问题,但油用大豆短缺问题并没有解决。与进口大豆相比,国产大豆出油率低、成本高,缺乏价格竞争优势,油脂加工企业更愿意采购价格低廉的进口大豆,采购国产大豆积极性不高。种植结构与产业需求的断裂,最终形成国产大豆销售不畅、进口大豆居高不下的怪象。

      

      国产大豆供需错配折射出大豆产业链各环节的系统性失衡,需从政策端、生产端、收储端、加工端、消费端协同破解。在政策端,应构建精准调控机制,实现对食用大豆和油用大豆的差异化补贴。在生产端,应通过差异化补贴,推动种植结构优化,在确保食用大豆稳产的基础上,引导农民种植高产油用大豆,提高油用大豆自给率。在收储端,应实行差异化定价,食用大豆价格高于油用大豆价格,严格执行收储标准,分仓储存,逐步解决市场需求精细分化与前端收购粗放管理的矛盾。在加工端,打造专用大豆定向流通体系,引导企业构建全产业链经营体系。完善大豆加工补贴政策,推动大豆加工从传统食品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用技术创新打开价值空间。支持油脂加工企业采购国产油用大豆,通过工艺创新提高出油率。在消费端,针对大众对大豆及其豆制品营养价值认识不足的问题,强化大豆消费市场培育力度,提升健康豆制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推动国产大豆消费市场从“生产导向”向“需求牵引”转变。

      

      国产大豆产业链重塑不亚于一场产业变革。通过政策精准化、生产分类化、市场细分化、加工精深化、消费市场培育等措施,能有效解决种植结构与需求断裂的问题,实现从“种什么卖什么”到“要什么种什么”的产业跃迁,最终形成食用大豆赚技术溢价、油用大豆抢市场份额的良性格局,真正实现国产大豆振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 慧)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