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证券要闻>>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老兵:静静等待大盘狠踹一脚买卖点:缺口处的短机会

一狼:关注反弹的核心变量武人:周四大盘将迎关键K线

风云:大盘转折一触即发王继洲:最后15分钟透露玄机

龙头:别慌主力在下一盘大棋诡道:资金主攻两个方向

彬哥:阴跌的市场更可怕龙一:耐心等待也是一种投资

巡航:揭秘下午跳水的秘密先河:大盘震荡探底等反抽

叶孤城:明后天容易出现小反弹隐者:等待方向性消息

  • 一周4家上市公司董事长被抓一年赚40倍的合法生意
  • 这些城市房价很难再涨了金价又涨,别再喊大妈解套了
  • 3家上市公司告别A股这类骗局席卷全国却很少人知晓
  • 刚刚,新版租房合同发布水利部拉响警报,这些地区注意
  • 400亿大雷终将引爆超级文件出台,11大城市最受益
  • 这个暴利肮脏行业年赚几十亿这些人无法乘火车飞机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发行上市临近 市场热议科创板定价

    2019-07-11 07:01:5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已入驻财经号 作者:佚名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伴随4只新股发行上市安排相继出炉,市场对于科创板的关注焦点正逐步由受理、问询、注册转向定价,热议中不乏对“超募”的质疑之声。而在一些业界专家看来,对于实施市场化定价机制的科创板而言,“超募”其实是个伪命题。

      最新统计显示,截至7月4日科创板发行审核系统共受理141家企业的申请,大多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行业。

      截至目前,已有4只科创板股票的发行上市安排相继出炉。华兴源创、睿创微纳、天准科技、杭可科技扣非净利润除以发行后总股本计算市盈率分别为39.99倍、71.10倍、52.26倍、38.43倍。

      有别于存量市场,“市场化方式”决定发行价格和规模,成为科创板的显著特点之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对于科创板新股发行市盈率偏高的议论,以及对于“超募”的质疑。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资本市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科创板构建了市场化的询价定价机制。在保证市场流动性的情况下,新股发行数量由发行人决定,发行价格则是机构投资者在网下报价时,基于自身对投资标的价值判断作出选择。经过了高价剔除、发行价不高于长期资金报价均值的对比过程,最终的报价及募集资金总额均由市场决定。

      新的定价机制难免让市场各方有些“不适应”。据了解,睿创微纳等早期科创板申报企业最初仍参考23倍市盈率来规划募投项目,结果出现了募集资金与募投项目投资总额并不一致的情形,即所谓的“超募”。

      “在市场化定价机制下,‘超募’实际上是个伪命题。因为这种‘不一致’是投资者的需求,更是市场的选择。”产融浙鑫财富首席经济学家周荣华说,出现这种欧美、香港等成熟市场常见的现象,恰恰表明构建市场化发行承销制度是科创板建设的现实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实行注册制的科创板以信披为核心,而非以盈利为导向。充分披露募集资金的应用情况,才应该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事实上,法律法规对于募集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上市公司以闲置募集资金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应当经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独立董事、监事会、保荐机构发表明确同意意见;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或者归还银行贷款的,每12个月内累计使用金额不得超过超募资金总额的30%,且应当承诺在补充流动资金后的12个月内不进行高风险投资以及为他人提供财务资助。

      睿创微纳在网上路演时表示,超额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银行贷款,之后公司将组织资金落实好睿创研究院建设项目后续产业化等一系列投入。杭可科技也表示,超募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其他生产研发等方面的投入。

      周荣华分析,科创企业研发周期长,流动性恰是其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在市场化定价的前提下,企业获得一定规模的“超募”资金,一方面可支持扩大产能、扩张业务,另一方面也为通过股权融资置换部分价格较高的银行贷款提供可能,从而助其降低财务成本、轻装前行。

      多位业内人士则表示,对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科创板企业而言,采用简单的固定市盈率估值法来衡量其募投金额并不科学。放开市盈率“天花板”限制,综合各种估值方法进行市场化定价,才是科创板成功的关键所在。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