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首页>>财经>>证券要闻>>  正文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武人:一个不容忽视的数据 耐心等待第二个低吸窗口

龙头1988:顺周期仍有机会 大盘这样走杀伤力更大!

孔明看市:短期蓄势后牛股再现 本周有望先抑后扬?

回归均衡后再次大幅分化单腿走不稳震荡寻底还有低

短期指数还会反复测试支持位 市场进入选择观望期

明天回补3603的缺口 震荡加剧,更大范围的资金调仓

主力资金调仓动作明显 耐心等待大盘后市向上突破!

  •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黄金疯涨,“中国大妈”解套了?
  •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
  • 全球股市重挫,黄金抢占C位警惕,又一白马股"凉了"
  •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 人民币"破7",央行紧急声明亚洲“整容王国”套路多深
  •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锦鲤”女孩咋样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中国经济网:无视艾芬事件 机构闭着眼睛押注爱尔眼科

    2021-02-23 18:21: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已入驻财经号 作者:佚名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原标题:中国经济网:无视艾芬事件,机构闭着眼睛押注爱尔眼科

      东街2号:无视艾芬事件,机构闭着眼睛押注爱尔眼科

      春节后开市第一天,2月18日,爱尔眼科股价盘中创下92.69元的上市新高。从去年12月31日“医生艾芬与爱尔眼科的手术纠纷”一事曝出以来,按照当日收盘价74.89元计算,短短50天时间,爱尔眼科市值增加了733亿元。

      那么,是谁在买入,推动陷入舆论漩涡的爱尔眼科股价上涨呢?

      爱尔眼科被视为医药股的眼科龙头,由于机构对眼科医疗这一细分赛道看好,爱尔眼科是机构抱团的个股之一。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报,共计有213家机构持股爱尔眼科。其中,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HCM中国基金持股6337.32万股,排名第一;TEMASEK FULLERTON ALPHAPTE LTD(淡马锡富敦)持股4026.10万股,排名第二;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持股3200万股,排名第三。前十大股东中,高瓴资本、淡马锡富敦居第六、第七位。
          回溯下艾芬事件发酵过程。2020年12月31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在网络上曝光其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接受白内障治疗后,出现视网膜脱落、右眼几近失明的状况,质疑医院术前检查不足、篡改其检查资料。

      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是爱尔眼科(300015.SZ)的全资子公司。爱尔眼科是专业眼科连锁医疗机构,主要从事各类眼科疾病诊疗、手术服务与医学验光配镜。

      2021年1月4日是新年开盘首日,爱尔眼科低开报71.00元,跌幅5.19%。截至当日收盘,爱尔眼科股价报68.22元,跌幅8.91%,总市值2811.70亿元,市值较前一交易日蒸发274.91亿元。

      春节期间,艾芬事件再起波澜。2月15日,艾芬发布微博直指“爱尔眼科医院集团(2020年1月4日)关于艾芬诊疗过程的核查报告中存在十大不实之处,医院强行做了绝不能做的手术”。此外,艾芬指出,公告描述“术前术后眼底检查为高度近视眼底改变”,实际是术前术后均没有检查眼底。

      在此事件被曝出的不到两个月内,爱尔眼科股价呈上涨趋势,在2月18日盘中更是创下92.69元的新高。截至2月22日收盘,爱尔眼科股价报82.3元,总市值3392.01亿元。

      某私募人士指出,白内障是爱尔眼科的重要业务板块,如果业务遭受打击,对公司的影响会比较大。而且这个事件又涉及到社会知名人士,舆论压力很大,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负面广告,对于医院的声誉有极大的损害。

      如果艾芬的叙述均属事实,按照艾芬描述以及爱尔眼科的相关回复,我们可以看到爱尔眼科的医疗质量连亮了三处“红灯”。

      术前检查是手术的必备环节,爱尔眼科第一处“红灯”在术前检查。如艾芬所言,她并不清楚具体做了哪些检查,爱尔眼科也并未向她提供详细的检查结果。而爱尔眼科在艾芬5月21日的病历上写到“眼底未查”、“术后结果取决于眼底”。艾芬认为,上述这些检查并未对其眼底进行详尽的检查,尤其是在其瞳孔扩不大时,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王勇没有选择散瞳检查眼底,而且没有进行周边视网膜的检查。

      第二处“红灯”是手术质量。用艾芬的话来说就是“爱尔眼科强行做了绝不能做的手术”。何谓“绝对不能做的手术”?艾芬解释称,爱尔眼科的公告在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中全文只字未提“飞秒激光及三焦晶体”,将“普通白内障手术”与艾芬在爱尔眼科医院所做的“飞秒激光辅助下的三焦晶体植入手术”相混淆。而后者对于眼睛的具体要求更高,艾芬本人具有虹膜粘连、严重视神经萎缩、不规则角膜散光、角膜外伤、准分子激光手术、高度近视、瞳孔变形等多项三焦晶体及飞秒手术的绝对禁忌症。

      第三处“红灯”是手术后复查问题。爱尔眼科核查报告也承认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在本次诊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仅有术后第一天的复查记录;未明确交代术后复查时间;术后其他时间的复查未挂号,也未作病历记录。”

      爱尔眼科一直声称,医疗质量是其生命线。公司曾在其2019年年报中表示,针对医疗风险,公司始终坚持“质量至上”的医疗服务与管理理念。在2020年12月31日披露的投资者活动记录表显示,当回应如何把控医疗事故时,爱尔眼科称,医疗质量是爱尔的生命线,是患者和家人的信任和托付。

      医疗质量是爱尔眼科被视为A股“核心资产”的基础。

      近年来,A股投资强调“赛道理论”,好的行业赛道中的龙头企业,具备盈利能力突出的优势,是最受资金青睐的“核心资产”。“核心资产”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最重要地位的行业企业。从企业层面来说,“核心资产”是拥有持续性创造超额收益或竞争优势的企业;从二级市场层面来说,“核心资产”就是全市场中最具成长性或竞争优势的代表。

      一旦医疗质量曝出问题,“核心资产”爱尔眼科“高市盈率、高商誉”两大风险就格外扎眼。

      交易软件显示,截至2021年2月22日收盘,爱尔眼科动态市盈率高达164倍,去年前三季度净利为15.46亿元,市值接近3400亿元。

      截至2020年9月末,爱尔眼科商誉为41.2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24.97%,而其2019年净利润仅约14亿元。爱尔眼科指出,商誉期末余额较年初增长56.41%,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天津中视信、奥理德视光、宣城眼科、万州爱瑞、开州爱瑞等股权,商誉相应增加。

      在艾芬事件不断持续的过程中,机构是否还该继续抱团爱尔眼科?笔者认为,真相未明之前,机构至少要有风险控制意识,而不该一味的“闭着眼睛”去押注,把投资人绑在风险的战车上狂奔。

      作者:华青剑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DF052)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