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历史,曾从事玻璃器皿事业的陈正远,偶然“认识”了新型材料玻璃微珠,在2004年创办了江西盛富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富莱”)。在陈正远的带领下,盛富莱冲击北交所。而2025年4月15日,盛富莱发布公告称,其募投项目“年产高折射率玻璃微珠3,000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变更实施地点。
近两年,盛富莱的业绩增速经历一正一负,主要受其外销收入的影响。其中,2023年起,盛富莱来自俄罗斯的销售收入及占比大幅增长,向该地区主要销售微棱镜型反光膜。而Aura Optical Systems,L.P.(以下简称“奥拉光学”)授权盛富莱子公司使用微棱镜型反光膜技术及专利,并许可使用奥拉光学商标。盛富莱每年需向技术授权方奥拉光学支付6万美金,且双方合作研发产品后续销售需按比例支付佣金。蹊跷的是,盛富莱称奥拉光学为研究机构,不具有微棱镜型反光膜规模化生产的整个生产技术和专用设备设计制造能力,而奥拉光学官网披露其在4个国家生产产品。
另一方面,盛富莱研发投入占比不及同行均值的另一面,盛富莱称具有镀铝等关键工艺流程的技术储备,且镀铝工艺与下游应用的产品相同。但盛富莱2025年2月报批的环评显示,其拟建设反光膜的产品包括下游产品,而相关产品的镀铝工艺却存委外情形。
一、主要产品销售使用技术许可方商标,技术许可方生产能力现信披疑云
对于拟上市企业,应具有独立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能力。
近四年来,盛富莱的业绩表现坐“过山车”。而业绩在2023年的增长与2024年的下滑,均与其境外销售收入相关。其中,2023年,盛富莱来自俄罗斯的收入占比大幅增长,主要销售微棱镜型反光膜。而关于该产品主要技术授权自奥拉光学,且盛富莱与奥拉光学签订区域分销协议,可使用奥拉光学商标。此前挂牌,盛富莱自称俄罗斯系其销售区域,但此次申报,盛富莱披露俄罗斯销售区域系与奥拉光学共有。
1.1 2023年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为外销收入增长,2024年营收净利却负增长
据盛富莱签署日为2023年12月21日的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2023年12月21日的招股书”)及2023-2024年报,2020-2024年,盛富莱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8亿元、2.77亿元、2.56亿元、2.66亿元、2.43亿元,2021-2024年分别同比增长21.4%、-7.62%、3.73%、-8.37%。
2020-2024年,盛富莱的净利润分别为4,012万元、5,123.9万元、3,950.25万元、4,646.99万元、3,813.66万元,2021-2024年分别同比增长27.71%、-22.91%、17.64%、-17.93%。
可见2020-2024年,盛富莱的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坐“过山车”,期间2022年首次出现负增长,而后2023年增速回正但到了2024年再次“开倒车”,且2024年的营收及净利润均不及2021年水平。
而据2024年报,对于2024年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了8.37%,盛富莱称,主要是因为境外市场需求有所下降,收入构成较上期无明显变化。
值得关注的是,盛富莱2023年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境外收入增长。
据盛富莱公告日为2024年12月10日的《关于江西盛富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申请文件的第三轮审核问询函》(以下简称“三轮问询”),2023年,盛富莱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为外销收入增长,对应的主要客户为高折射率玻璃微珠客户JAPAN TRADE SERVICE CENTER和微棱镜型反光膜客户giftec reflection ltd(以下简称“GR公司”)。
北交所要求盛富莱结合2023年外销客户收入大幅增长的原因、背景说明外销主要客户的采购需求是否稳定,2023年业绩增长是否具有偶发性。
据北交所公开信息,截至查询日2025年5月13日,盛富莱对于三轮问询尚未回复。
在此情形下,关注盛富莱的境外销售收入。
1.2 2023年来自俄罗斯收入占比大幅增长,主要销售微棱镜型反光膜
据出具日为2024年9月25日的《关于江西盛富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申报文件的审核问询函之回复》(以下简称“2024年9月25日首轮问询回复”)及2024年报,2021-2024年,盛富莱的境外销售收入分别为4,077.4万元、4,107.64万元、7,361.2万元、5,585.9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71%、16.04%、27.71%、22.95%。
境外收入构成中,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盛富莱来自俄罗斯地区的销售收入分别为542.1万元、599.63万元、2,281.32万元、906.17万元;占各期境外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3%、14.6%、30.99%、40.75%。
同期,盛富莱来自日本的销售收入分别为955.09万元、1,077.3万元、1,251.69万元、560.36万元,占各期境外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3.42%、26.23%、17%、25.2%;来自德国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806.6万元、1,807.26万元、3,237.88万元、505.72万元,占各期境外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4.31%、44%、43.99%、22.74%;来自其他地区的销售收入分别为773.61万元、623.45万元、590.31万元、251.71万元,占各期境外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97%、15.17%、8.02%、11.32%。
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盛富莱主要经销商客户GR公司的主要出口地区为俄罗斯,对GR公司的销售内容均为微棱镜型反光膜。同期,盛富莱对其销售金额占盛富莱微棱镜型反光膜产品外销收入比例分别为100%、100%、99.97%、100%。
即是说,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盛富莱在俄罗斯地区主要销售微棱镜型反光膜产品,且2023年,盛富莱在俄罗斯地区的销售收入占比大幅增长。
对于业绩增长,盛富莱表示,2023年德国地区销售金额大幅增加,主要系终端客户德国欧瑞飞需求扩大,客户销售订单持续增加;2024年1-6月,终端客户德国欧瑞飞采购需求减少,德国地区销售金额减少,日本地区销售金额增长,主要受其需求增长的影响。此外,盛富莱俄罗斯地区主要客户为GR公司,双方于2020年开始正式合作,随着双方合作逐渐深入,交易规模逐渐扩大。
可见,2020年,盛富莱与GR公司开始合作,2021-2023年及2024年1-6月,盛富莱来自俄罗斯的收入主要由GR公司贡献。
1.3 奥拉光学授权盛富莱子公司使用微棱镜型反光膜技术及专利,并许可使用奥拉光学商标
据2023年12月21日招股书,控股子公司江西盛汇光学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盛汇”)股东中,盛富莱持股77%,卢思尧持股13.5%、广州市盛汇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盛汇”)持股4.75%、广州市白云信达反光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信达”)持股4.75%。
其中,广州盛汇、白云信达均由卢思尧控制。(以下将卢思尧及其控制的白云信达、广州盛汇统称为“卢思尧方”)
且卢思尧、白云信达及广州盛汇,已作为盛富莱控股子公司的其他投资方,被认定为关联方。其中,2020-2023年及2024年1-6月,白云信达均为盛富莱关联客户,关联销售内容均为盛富莱主要产品玻璃微珠。
除关联销售,盛富莱与卢思尧方在技术层面存在合作。
据2024年9月25日首轮问询回复,江西盛汇与奥拉光学、广州盛汇签署了一系列技术授权与合作研发协议。报告期内,三方签订了多项模具开发、技术与专利许可协议。其中,三方就微棱镜型反光膜产品进行合作,并就奥拉光学和卢思尧方已有的相关专利授权事项达成合作。
需先说明的是,2014年6月17日,奥拉光学与广州盛汇签订了《拼接技术与专利许可协议》,奥拉光学将其拥有的“改进了观测角的金属化微棱镜反光膜”专利授权给广州盛汇使用,于2014年6月17日生效,该协议有效期为20年。
具体来看,2016年10月16日,江西盛汇与广州盛汇、奥拉光学签订了《拼接技术与专利分许可授权协议》(以下简称“专利授权协议”),奥拉光学同意广州盛汇将上述专利分授权给江西盛汇使用。江西盛汇可以在划分的销售领域内制造、代加工、使用、租赁、销售、提供销售和进口上述专利下的产品。
同日,三方签订了《<产品开发服务与分销协议>的转移和修正协议》,各方约定包括,由广州盛汇授权江西盛汇使用(基于2007年白云信达与奥拉光学签署《产品开发服务与分销协议》)范围内的技术和专业技能,进行微棱镜型反光膜的运营,并授权江西盛汇使用一种由N1或N2模具拼接而成的特定图案钢带用于生产微棱镜型反光膜等。该协议有效期为10年,并自动续约10年。
据2023年12月21日招股书,同样在2016年10月16日,奥拉光学与江西盛汇签署了《商标许可协议》,江西盛汇被授权许可使用奥拉光学的相关商标,在约定的区域内销售微棱镜型反光膜,许可的期限为协议生效开始的20年,江西盛汇支付奥拉光学100美元。截至签署日2023年12月21日,除了在微棱镜型反光膜产品上刻有奥拉光学商标图案外,盛富莱在营销推广及包装材料上均使用自有的商标。
2018-2022年,盛富莱与奥拉光学、卢思尧方再次签订全棱镜组合模具合作开发协议等一系列协议,相关产品尚处于新产品试产阶段,无在售产品。
从上述信息来看,自2016年起,盛富莱“加入”到卢思尧方与奥拉光学间产品开发及分销协议中,其主要产品微棱镜型反光膜使用技术授权方奥拉光学的技术,且该产品在约定区域内销售使用奥拉光学的商标。
“蹊跷”的是,奥拉光学和江西盛汇双方约定的销售区域,或存在两个“版本”。
1.4 曾表示俄罗斯系盛富莱销售区域,此次申报“改口”为与奥拉光学共有
据盛富莱出具日2022年6月18日的《<关于江西盛富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挂牌同时定向发行申请文件的第一次反馈意见>的回复》(以下简称“2022年6月18日挂牌前反馈意见回复”),三方签订的上述《专利授权协议》对利用该技术所生产的微棱镜型反光膜产品销售区域进行了划分,其中江西盛汇拥有俄罗斯等地区的销售权。
然而,据2024年9月25日首轮问询回复,上述技术协议中约定的微棱镜型反光膜产品销售区域中,俄罗斯为奥拉光学、江西盛汇共同销售区域。
不难看出,挂牌前,盛富莱披露其与奥拉光学间的技术授权协议,划分的俄罗斯地区销售权原属于江西盛汇,到此次申报称,俄罗斯地区销售权为盛富莱与奥拉光学共同销售区域。
值得关注的是,江西盛汇每年需向奥拉光学支付固定费用,且后续若销售新产品需支付佣金。
1.5 每年需向奥拉光学支付6万美金且销售新品需支付佣金,并约定了技术授权区域销售范围
据2024年9月25日首轮问询回复,按照协议要求,江西盛汇每年支付奥拉光学6万美元,并按新产品净销售额的3%作为销售佣金(截至出具日尚未对外销售新产品并支付销售佣金),且盛富莱的相关技术协议涉及将销售区域进行了划分,对部分地区客户的产品销售受协议约束。
对此,北交所要求盛富莱说明其是否存在因技术许可、专利许可限制,导致新客户开拓不利的风险,是否存在未来无法持续获取新客户的风险。
为此盛富莱称,若其未来微棱镜型反光膜产品因规模扩大向全球拓展业务,可能会受技术授权区域范围限制导致该部分新客户无法拓展的风险,并在招股书“重大风险提示”作出说明。
除此之外,奥拉光学或涉足微棱镜型反光膜产品的研发及生产环节。
1.6 称奥拉光学为研究机构,而奥拉光学官网披露其在包括在中国在内的4个国家生产产品
据2024年9月25日首轮问询回复,关于技术授权的商业背景,盛富莱披露称,奥拉光学是美国一家专业从事微棱镜型反光膜研究的机构,但其不具有微棱镜型反光膜规模化生产的整个生产技术和专用设备设计制造能力。
研究发现,除涉足产品研发外,奥拉光学或存在多个生产基地。
据奥拉光学官网,截至查询日2025年5月13日,奥拉光学专门从事高级技术胶粘和反光膜产品的设计、制造和销售,可提供产品开发和定制制造服务。
截至查询日2025年5月13日,奥拉光学所有的产品均在德克萨斯州沃思堡的实验室中设计和开发,其在全球4个不同的国家生产,即美国,英国,中国和巴西。
同时,奥拉光学构建了覆盖全球的分销网络与销售代表体系。
此外,奥拉光学官网列举了具体客户服务案例。其中,奥拉光学一位客户开发了一款专用于户外标牌的特殊成像薄膜,但持续面临薄膜从目标基材表面剥离的问题。该客户委托奥拉光学解决这一技术难题。
而奥拉光学通过重新设计粘合剂系统和结构支撑层解决了问题后,随即以委托生产方式为客户实现了该产品的规模化生产。
综合上述信息来看,业绩在2023年实现大幅增长后,盛富莱2024年的营收及净利润双双下滑。对于2024年业绩下滑,盛富莱表示,主要是因为境外市场需求下降,而2023年增长,也是主要源于外销收入增长。不难看出,外销收入影响盛富莱的业绩表现。
在此背后,2023年,盛富莱来自俄罗斯的收入占比大幅增长,其在该区域主要销售微棱镜型反光膜产品。然而,盛富莱子公司与该产品技术授权方奥拉光学签订区域分销协议,可使用奥拉光学商标。奥拉光学授权盛富莱子公司使用微棱镜型反光膜技术及专利期间,盛富莱每年需向奥拉光学支付6万美金,且双方合作研发产品后续销售需按比例支付佣金。
蹊跷的是,盛富莱称,奥拉光学为研究机构,不具有微棱镜型反光膜规模化生产的整个生产技术和专用设备设计制造能力。而奥拉光学披露,其可在四个国家生产产品。基于上述情形,两者是否具备竞争关系,未来各自销售区域是否存在变数,或值得关注。
二、自称具有镀铝关键工艺的技术储备背后,环评显示拟建产品镀铝工艺存委外情形
核心零部件是否能够实现自研自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上市背后,盛富莱研发投入占比不及同行平均水平。此外,盛富莱称具有镀铝等关键工艺流程的技术储备,而该工艺与下游应用的产品相同。蹊跷的是,盛富莱2025年2月报批的环评显示,其拟建设反光膜的产品包括下游应用产品,而相关产品的镀铝工艺却存委外情形。
2.1 2020-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不及同行均值,其他可比公司未披露存在技术授权情形
据2023年12月21日招股书,盛富莱的同行业可比公司分别为道明光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道明光学”)、苏州苏大维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大维格”)、夜视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夜视丽”)、成都中节能领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领航科技”)、浙江星华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华新材”)、浙江夜光明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夜光明”)。
据上述六家同行的年报,除了夜视丽上市审核终止,未披露其2023-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外,经测算,2020-2024年,上述六家同行的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均值分别为5.05%、6.66%、5.82%、5.98%、6.9%。
据2023年12月21日招股书及盛富莱2023-2024年报,2020-2024年,盛富莱不存在研发费用资本化,盛富莱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4.08%、3.64%、4.34%、4.21%、4.42%。
据2024年9月25日首轮问询回复,北交所要求盛富莱说明与奥拉光学、卢思尧方技术许可、专利许可协议的协议约定条款是否符合行业惯例,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类似情形。
对此盛富莱表示,根据同行业可比公司公开披露的资料,苏大维格披露其控股子公司常州华日升反光材料有限公司的微棱镜结构反光膜技术来源于消化吸收、改进,未对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说明。其他同行业可比公司未披露类似情形。
2.2 核心技术“微棱镜型反光膜制造技术”,其原始微棱镜模具排列模板由奥拉光学提供
据2024年9月25日首轮问询回复,盛富莱披露其核心技术微棱镜型反光膜制造技术的发展,体现在产品整体结构设计、主要材料设计、微棱镜模具设计及排列技术及成型技术等方面。
其中,微棱镜模具设计及排列技术的研发历史,最早追溯至由奥拉光学于2016年提供的原始微棱镜排列模板。后从2018年开始,盛富莱的陈鸥波、马展辉等人员取得了“全反光微棱镜立体结构阵列及反光膜及制备方法”专利技术。
对此盛富莱称,其核心技术来源具有独立性,除微棱镜模具设计及排列技术中,原始微棱镜模具排列模板由奥拉光学提供外,盛富莱不存在技术研发依赖于股东投入、第三方授权或合作研发的情形。
除此之外,盛富莱拟建设项目产品的关键工艺,却现委外疑云。
2.3 主要产品与其下游存包括镀铝在内的部分相同工艺流程,并称具备相关工艺流程的技术储备
据2024年9月25日首轮问询回复,盛富莱生产的高折射率玻璃微珠,主要用于反光布、微珠型反光膜、车牌膜、反光标线等微珠型反光材料的生产。
北交所要求盛富莱说明其未直接生产反光布、微珠型反光膜、车牌膜、反光标线等微珠型反光材料的原因,是否存在技术障碍。
对此盛富莱表示,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主要用途为制造反光布、微珠型反光膜,反光布、微珠型反光膜具有部分相同的工艺流程。
其中,反光布与微珠型反光膜的关键工艺流程均包括镀铝工艺。盛富莱掌握的镀铝工艺采用真空蒸镀方法,生产反光布与微珠型反光膜的镀铝工艺,跟盛富莱生产镀铝型微棱镜型反光膜的镀铝工艺为同一种方法。
同时,盛富莱在高折射率玻璃微珠的实验室检测中,对涂胶、植珠、镀铝、复合技术都有基础的技术储备,而微棱镜型反光膜的生产过程也存在印刷、涂胶、镀铝等工序,相关工艺技术相似或处理过程相似,相关技术可以转移至微珠型反光材料的生产中。若盛富莱从事微珠型反光材料的生产,则可以发挥出协同作用。
然而,从盛富莱2025年报批的项目来看,其镀铝工序的技术储备或“打上问号”。
2.4 2025年2月拟建项目产品包括下游产品广告膜等,而环评显示相关产品的镀铝工序存委外情形
据盛富莱官网发布的编制日期2025年2月的《江西盛富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反光膜500万平米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稿)》(以下简称“反光膜建设项目环评”),项目名称为“江西盛富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反光膜500万平米建设项目”(以下简称“反光膜建设项目”),建设单位为盛富莱,总投资为6,523.5万元,年产广告膜、工程膜、高强膜、车牌膜、发光膜、国标棱镜共约500万平方米的反光膜产品。
反光膜建设项目环评显示,盛富莱上述项目拟生产产品中,广告膜、工程膜、车牌膜、高强膜产品工艺流程中的镀铝工序均存在委外情形。
即是说,盛富莱称其在主要产品微棱镜型反光膜以及下游反光材料的镀铝等关键工艺,拥有基础技术储备,相关技术可以转移至未来微珠型反光材料的生产中。然而盛富莱反光膜建设项目环评却显示,反光膜建设项目中,部分拟扩产的反光膜产品的镀铝工序存在委外情形。
不仅如此,盛富莱的主要生产设备中或无镀铝工艺相关设备。
2.5 截至2023年6月末主要生产设备或无镀铝机机组,同行星华新材或已自主研发镀铝设备
据结合反光膜建设项目环评,截至编制日期2025年2月,盛富莱现有工程“江西盛汇光学科技协同创新有限公司年产500万平米微棱镜型反光膜改扩建项目”(以下简称“500万平米反光膜改扩建项目”)已正常生产,达到批复产能规模。
然而反光膜建设项目环评中,未披露500万平米反光膜改扩建项目中真空镀铝机机组实际建设设备数量。
据2023年12月21日招股书,截至2023年6月30日,盛富莱主要生产设备中,无真空镀铝机机组或类似镀铝设备。
反观同行业可比公司星华新材。据星华新材出具日2021年9月15日的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星华新材招股书”),截至2021年9月15日,反光材料的关键生产环节有植株、涂胶、镀膜、复合。
在镀膜环节上,星华新材拥有“贴合式卷绕真空镀铝机及反光警示带的制作方法”等发明专利与非专利技术。依靠星华新材自主研发的镀铝设备及工艺,星华新材的反光布在镀铝后形成分界线清晰的镀铝区与非镀铝区,产品性能得到根本性的提高。
截至2020年末,星华新材拥有的主要生产设备包括3台真空镀铝机,原值为895.56万元。
即早在2021年,盛富莱可比公司星华新材的反光材料产品已自主研发镀铝工艺。
也就说,盛富莱研发投入占比不及同行均值的另一面,其不仅存在技术授权的情形,核心技术“微棱镜型反光膜制造技术”的原始微棱镜模具排列模板,由技术授予方奥拉光学提供。
除此之外,基于主要产品与其下游存包括镀铝在内的部分相同工艺流程的情形,盛富莱自称具备相关工艺流程的技术储备。而这背后,2025年2月,盛富莱报批的拟建项目的产品包括下游产品,但多个产品的镀铝工艺系通过委外实现。且截至2023年6月末,盛富莱的主要设备或并未包括镀铝机机组,而早在2021年,同行星华新材或通过自主研发的镀铝设备及工艺提高产品性能。
三、结语
冲击北交所背后,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盛富莱,自称将创新作为提升其竞争力的主要手段。而近五年,盛富莱的研发投入占比不及同行均值。且盛富莱自称主要产品具备包括镀铝在内的工艺流程技术储备背后,该工艺与下游应用的产品相同,但盛富莱2025年2月报批的环评显示,其拟建设反光膜的产品包括下游应用产品,而相关产品的镀铝工艺却存委外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起来自俄罗斯地区的收入大增,盛富莱销往该地区的产品主要系微棱镜型反光膜。而自2016年起,奥拉光学授权盛富莱子公司使用微棱镜型反光膜技术及专利,并许可使用奥拉光学商标。在授权技术合作过程中,三方就利用该技术所生产的微棱镜型反光膜产品销售区域进行了划分。盛富莱曾表示俄罗斯系盛富莱销售区域,此次申报“改口”称俄罗斯区域系与奥拉光学共有。
此外,盛富莱称,奥拉光学为研究机构,不具有微棱镜型反光膜规模化生产的整个生产技术和专用设备设计制造能力。但奥拉光学官网却披露其在四个国家生产产品。随着未来的发展,两者是否具备竞争关系,未来各自销售区域是否存在变数,且盛富莱关于微棱镜型反光膜的自主创新能力,或均值得关注。
免责声明:
本机构撰写的报告,系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或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我们不保证文中数据、资料、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数据、资料、观点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信息分享和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任何数据、资料、观点、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阅读者自行承担风险。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版权均归金证研所有。未经我们同意,不得对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
盛富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