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前次撤回创业板申请而转向冲击北交所,哈尔滨岛田大鹏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鹏工业”)从上市申请获受理,到2025年9月注册获批,已“排队”22个月。
拉长时间线来看,2019-2024年,大鹏工业的业绩增速坐“过山车”,到了2025上半年或增收不增利。此外,大鹏工业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三年低于同行均值,专利数或行业“垫底”。且报告期内,大鹏工业超七成原材料采购金额用于外购标准件,其中部分核心零部件系外购标准件。此外,大鹏工业宣称一项技术被评为国际先进,系其竞争优势的体现。而官宣披露,该科技成果的完成单位包括大鹏工业的一家客户,该项目评奖评委也包括该客户的总经理。
一、研发投入占比低于同行均值且专利数或行业“垫底”,外购标准件采购金额占比超七成
企业的知识产权布局直接体现其创新与竞争能力。2019-2024年,大鹏工业的业绩增速坐“过山车”,2025上半年增收不增利。另一方面,大鹏工业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均低于同行均值,且专利数在同行中“垫底”。研究发现,大鹏工业的部分核心零部件工业机器人为外购标准件,而一家可比公司或早在2017年已实现机器人自研制造并投产。
1.1 2019-2024年业绩增速坐“过山车”,2025上半年增收不增利
据大鹏工业签署于2025年9月2日的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签署于2025年9月2日招股书”)、签署于2023年11月8日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签署于2023年11月8日招股书”)、签署于2021年6月25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招股说明书(以下简称“创业板招股书”)及2025年半年度报告,2018-2024年,大鹏工业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58亿元、1.72亿元、2.08亿元、1.68亿元、2.47亿元、2.6亿元、2.65亿元。
2019-2024年,大鹏工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3%、20.36%、-19.24%、47.59%、5%、1.91%。
2018-2024年,大鹏工业的净利润分别为2,726.05万元、2,930.69万元、2,898.97万元、2,828.97万元、3,988.7万元、4,847.03万元、4,309.36万元。
2019-2024年,大鹏工业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51%、-1.08%、-2.41%、40.99%、21.52%、-11.09%。
2025年1-6月,大鹏工业的营业收入1.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4%,净利润为1,633.27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83%。
不难发现,2019-2024年,大鹏工业的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速上演“过山车”,到了2025年1-6月,大鹏工业营收呈正增长,净利润则同比下滑,或增收不增利。
1.2 研发投入占比连续三年低于同行均值,专利数量或行业“垫底”
据签署于2025年9月2日招股书,大鹏工业系工业精密清洗领域专用智能装备生产商,产品及服务主要应用于车辆动力总成、新能源三电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精密清洗领域。
且大鹏工业表示,专用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环节均需要依赖专业人才队伍开展。其中,研发团队是产品研发设计的核心。
2022-2024年,大鹏工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74%、4.06%、3.95%。
此番上市,大鹏工业选取的同行业可比公司包括沈阳蓝英工业自动化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英装备”)、江苏联测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测科技”)、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能股份”)、大连豪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豪森智能”)。
据同行业可比公司2023-2024年各年年度报告,2022-2024年,蓝英装备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4.15%、5.69%、3.68%;联测科技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16%、7.46%、7.41%;巨能股份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67%、5.19%、4.46%;豪森智能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68%、7.63%、7.82%。
经测算,2022-2024年,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平均值分别为5.67%、6.49%、5.84%。
据签署于2025年9月2日招股书,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大鹏工业共拥有81项授权专利,包括16项发明专利、6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
据同行业可比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截至2024年末,蓝英装备共拥有国外内专利300余项;联测科技共拥有131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110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巨能股份拥有217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96项;豪森智能拥有17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136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
不难发现,2022-2024年,大鹏工业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均低于同行均值。且大鹏工业的专利数或行业“垫底”。
问题仍未结束。
1.3 超六成专利在前次申报前夕即2020年及以后申请,8项发明专利申请曾因不具创造性被驳回
据签署于2025年9月2日招股书以及签署日为2024年6月28日的首轮问询回复(以下简称“首轮问询回复”),大鹏工业曾申报创业板,递交申请文件时间为2020年12月29日。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2025年9月2日,大鹏工业共拥有81项专利,其中4项为继受取得,受让时间均为2022年6月。
在大鹏工业原始取得的77项授权专利中,有50项专利的申请时间在2020年1月1日及之后。而大鹏工业拥有的16项发明专利中,有14项申请时间在2020年1月1日及之后。
经测算,在大鹏工业原始取得的授权专利中,申请时间在2020年1月1日及之后的专利数量占比为64.94%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信息,经不完全统计,大鹏工业曾有8项发明专利因不具创造性被驳回,上述专利申请时间均为2020-2023年。
不难看出,在大鹏工业原始取得的授权专利中,超六成专利申请于2020年及以后即前次申报前夕,且曾有8项发明专利申请因不具创造遭驳回。
1.4 否认生产过程系简单组装而部分核心零部件为外购标准件,同行蓝英装备的自产机器人已实现投产
据签署日为2024年6月28日的二轮问询回复(以下简称“二轮问询回复”),大鹏工业的工业精密清洗装备主要包括机器人式清洗装备、通过式清洗装备和去毛刺机。
2021-2023年,大鹏工业的工业精密清洗装备以机器人式为主,机器人式清洗装备的销售收入分别为1.23亿元、1.86亿元、1.7亿元,占比分别为93.24%、92.05%、81.72%。
其中,机器人式清洗装备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工业机器人、水泵、电机等。
值得注意的是,大鹏工业设备所使用的原材料按采购来源可分为自制加工件和外购标准件。其中,外购标准件包括工业机器人、水泵、电机等通用类机电产品。
2021-2023年,大鹏工业的外购标准件采购金额分别为4,980.29万元、7,288.23万元、8,777.8万元,占原材料采购金额的比例分别为77.97%、70.41%、76.92%。
其中,大鹏工业的机器人采购金额分别为1,815.52万元、2,348.66万元、2,759.89万元,占比分别为28.42%、22.69%、24.18%。
不难发现,大鹏工业原材料采购金额中,超七成用于外购标准件。
此外,在二轮问询中,北交所要求大鹏工业说明,其核心技术如何体现在产品生产及形成过程中,产品生产过程是否为简单组装。
对此,大鹏工业回复,其产品及核心技术主要体现于清洗工艺的设计以及产品的深度定制化能力。其设备技术含量较高,并非将外购通用类机电产品(如机器人、高压水泵等)进行简单组装后出售。
而据二轮问询回复,“在工业精密清洗装备的设计生产过程中,大鹏工业的软件开发、集成应用以及设计制造能力的具体体现等方面情况”披露,大鹏工业对工业机器人、水泵、电机等原材料不进行再加工,直接按图纸与其他零部件装配为总成。
在此情形下,早在2017年,大鹏工业的同行蓝英装备或已经实现自研并制造清洗机使用的机器人。
据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信息,2017年11月16日,蓝英装备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蓝英装备在人工智能产业上有技术储备,其清洗机所使用的SCARA机器人为自主研发,设计,制造。同时也储备了适用于工业4.0的相关技术。
据蓝英装备官网于2017年6月7日发布的内容,蓝英装备旗下的EcoCFlex 3L清洗系统装备了由子公司EcoClean自主开发的SCARA机器人为主的搬运技术。该型机器人是为清洗机专门设计开发。该产品使用一套CNC控制器操作SCARA机器人和清洗机,而不是通常所采用的机器人单独控制,简化并加快了编程、服务和维护。
综上可知,2019-2024年,大鹏工业的业绩增速坐“过山车”,2025上半年增收不增利。且大鹏工业发明专利数不及同行的另一面 ,其近三年研发投入占比低于同行均值。并且,大鹏工业原始取得的授权专利中,超六成专利系在前次创业板申报前申请,除此之外,大鹏工业曾有8项发明专利申请因不具创造性而被驳回。
值得注意的是,大鹏工业原材料采购金额中,超七成用于外购标准件,且大鹏工业被问及产品生产过程是否为简单组装。对此,大鹏工业予以否认。蹊跷的是,大鹏工业外购的标准件包括工业机器人、水泵、电机等,大鹏工业对工业机器人、水泵、电机等原材料不进行再加工,直接按图纸与其他零部件装配为总成。研究发现,早在2017年,同行业可比公司蓝英装备或已经实现自研并制造清洗机使用的机器人,并实现投产。
大鹏工业表示,研发投入占比受发行人战略阶段影响,专利数量与质量需综合评估,专利申请系正常研发流程;外购零部件符合行业供应链模式,非核心依赖。
而大鹏工业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外购的标准件,如工业机器人、水泵、电机等,其在二轮问询回复中称对上述原材料不进行再加工,直接按图纸与其他零部件装配为总成。
二、自称系自主研发的技术背后完成单位包括客户,该项目的成果评价委员包括客户的总经理
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大鹏工业在申报材料中多次提及其自主研发的“AI视觉在铸件检测系统的应用”被协会评为“已达国际先进水平”。然而,官宣披露,该技术项目的完成单位包括大鹏工业的客户。
2.1 称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AI视觉在铸件检测系统的应用”技术被评为先进,并称取得一定竞争优势
据签署于2025年9月2日招股书、签署于2023年11月8日招股书,2019年,大鹏工业彼时在现有技术及资源等基础上布局机器视觉检测设备业务。
2020-2024年,大鹏工业机器视觉检测设备业务的销售金额分别为53.1万元、52.35万元、259.7万元、792.53万元、1,258.7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0.26%、0.31%、1.05%、3.05%、4.76%。
经测算,2020-2024年,大鹏工业的机器视觉检测设备业务的销售收入累计为2,416.4万元。
据签署于2025年9月2日招股书,大鹏工业的机器视觉检测设备产品主要用于大尺寸工业零部件机器视觉检测细分领域。且大鹏工业已在机器视觉检测产品上取得一定竞争优势。其中,由大鹏工业自主研发的“AI视觉在铸件检测系统的应用”技术被中国铸造业协会认定在铸造件生产的整体质量检测提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不难看出, “AI视觉在铸件检测系统的应用”技术系由大鹏工业自主研发,并体现了大鹏工业在机器视觉检测设备业务方面的竞争优势。
2.2 上述科技成果的完成单位包括客户一汽铸造,技术成果评价委员包括一汽铸造总经理且其系完成人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报告期内,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集团”)系大鹏工业的客户之一。其中,一汽集团旗下公司包括一汽铸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铸造”)。
通过Internet Archive对大鹏工业官网进行回溯,大鹏工业官网于2024年3月15日发布的内容显示,2024年3月13日,由中国铸造协会主持召开的大鹏工业“AI视觉在铸件检测系统的应用”科技成果评价会,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
该次评价会议邀请了一汽集团首席科学家胡金豹、一汽铸造有限公司有色铸造分公司总经理皮振江、一汽铸造有限公司铸造质保部主任孟祥军、一汽铸造有限公司有色铸造分公司新产品研发主任鲁晓帆、哈尔滨工业大学冯宇航等专家组成评价委员会。
经过质询、讨论和评审后,评价委员会一致通过该项科技成果评价,在铸造件生产的整体质量检测提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发布的《关于表彰2024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奖励项目的通报》,“AI视觉在铸件检测系统的应用”项目获得2024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的“技术进步奖”中的三等奖。该项目的完成单位系大鹏工业、一汽铸造,完成人为王荔岩、胡金豹、孙光波、张占武、孟祥军。
据中国铸造协会官网信息,截至查询日期2025年10月14日,一汽铸造总经理胡金豹任中国铸造协会副会长。
不难看出,科技成果“AI视觉在铸件检测系统的应用”的完成单位包括一汽铸造,其完成人包括胡金豹、孟祥军。而由中国铸造协会针对该成果举行的评价会所邀请的评价委员会成员也包括胡金豹、孟祥军。
2.3 招股书及问询回复披露,大鹏工业披露的合作研发单位未包括一汽铸造
据签署于2025年9月2日招股书及两版问询回复披露的合作研发情况,报告期内,大鹏工业与高校研发团队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合作研发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由上可知,大鹏工业所披露的报告期内合作研发单位并未包括一汽铸造。
也就是说,2019年,大鹏工业新增机器视觉检测业务。大鹏工业表示,其已在机器视觉检测产品上取得一定竞争优势。且招股书中,大鹏工业多次提及其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AI视觉在铸件检测系统的应用”技术被认定在铸造件生产的整体质量检测提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体现一定竞争优势。
而研究发现,参与该技术成果评价的评价委员会成员包括一汽集团的胡金豹等。其中,一汽集团及其一汽铸造均系大鹏工业客户。官方信息显示,“AI视觉在铸件检测系统的应用”项目的完成单位为大鹏工业、一汽铸造,该项目完成人包括胡金豹。并且,胡金豹系中国铸造协会副会长。
大鹏工业表示,技术评价程序合规且专家具备独立性,合作研发已履行必要披露义务;人员流动属正常行业现象,技术积累符合研发规律。
而招股书及问询回复披露,大鹏工业披露的合作研发单位未包括一汽铸造。对于大鹏工业自称自主研发的“AI视觉在铸件检测系统的应用”技术,官宣披露该科技成果的完成单位包括一汽铸造。
三、结语
此番上市,大鹏工业2019-2024年的业绩增速“坐过山车”,到了2025年上半年或增收不增利。另一方面,大鹏工业的投入占比持续低于同行均值,且专利数量或行业“垫底”,其中超六成授权专利系申请于前次申报前。此外,大鹏工业称自主研发的科技成果“AI视觉在铸件检测系统的应用”技术背后,官宣显示该项目的完成单位包括客户一汽铸造,且评价委员会成员包括一汽铸造的总经理。
而在供应端,大鹏工业2022-2024年超七成原材料采购金额用于外购标准件,而外购标准件包括工业机器人、水泵等核心零部件。且大鹏工业对上述外购标准件不进行再加工,直接按图纸与其他零部件装配为总成。而大鹏工业被监管问及生产过程是否系简单组装,回复却予以否认。相比之下,同行蓝英装备早在2017年已实现自研并制造清洗机用机器人。
免责声明:
本机构撰写的报告,系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或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我们不保证文中数据、资料、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数据、资料、观点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信息分享和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任何数据、资料、观点、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阅读者自行承担风险。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主要以电子版形式分发,也会辅以印刷品形式分发,版权均归金证研所有。未经我们同意,不得对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
大鹏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