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百科】李文星从求职到命陨 传销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来源:中金在线综合
作者:佚名 2017-08-04 17:10:18
中金在线微博
关注
近日,网上一则“211高校毕业学生误入传销组织致死”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小编看到这则新闻也是倍感震惊,是什么样的形式,让一个高校毕业生刚刚开启人生就陨落?背后到底是怎么样的隐情?传销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跟着小编一起了解一下!
案件回顾
5月15日,李文星在互联网招聘平台“BOSS直聘”发送简历。
5月19日,收到一家名为“北京科蓝公司”的公司Offer。
5月20日,从北京前往天津入职。
7月14日,尸体在天津静海区被发现。
针对这一系列的时间顺序,和事情得结果。没有相关的部门或者单位出来负责,不管是BOSS直聘还是科蓝公司,都纷纷发声明撇清关系。
在李文星尸体被发现的水坑西侧百米处,发现疑似传销团伙遗留的"传销笔记"等物品,笔记中记有"蝶贝蕾"产品推荐稿等内容。由此,案件才算有一些结果,许文星求职却入传销组织,还附上了自己的性命。
传销组织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为何屡禁不止?
传销,什么样的存在?
改革开放才三十多年,但传销进入中国已经有25年以上的历史了。
传销,这一发端于美国、曾盛行于西方的营销方式,于1990年登陆中国市场,一时间从南到北,在各大城市遍地开花。一些以传销方式销售的保健品、药品、清洁用品品牌则名声大振。
传销的主要特点是靠“拉人头”开展的,这种通过上线带动下线的模式能够像滚雪球的方式让组织迅速发展壮大。通过大肆吹捧一种产品炮制向入会者灌输一种“暴富理念”。
由于传销善于利用各种玄而又玄的概念包装自己,使得我们往往难以辨别它的真实面目。
据业内人士介绍,中国出现过的传销组织可以分为三大派别:北派、南派、电子商务。北派传销惯用的操作手法,以拉人头,趴地铺,大锅饭,群居,集体上课培训。“半军事化的管理,人性化的操作、团队和作、和谐气氛”是北派传销的特点。北派传销也是继承了所有传销的优点,着重在于它利用了“团队和作”的优势。
传销离我们并不远
误入传销组织是一个可怕的过程,也是一个很绝望的过程。
首先,当你被抓进传销组织之后,他们会先收了你的手机、钱包和身份证。为了不让你的家人引起怀疑,他们会定期地把手机拿过来让你跟家人打电话和发微信,但这一切都是在他们的监督之下进行。
第二,传销人员会带你玩特别低智的游戏。别小看这些低智的游戏,如果你不玩,他们会强迫你玩,玩着玩着你就会发现自己慢慢适应了,这就是最可怕的地方——从排斥到慢慢接受。
第三,传销组织有分级制度。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要养成你对他们的无条件服从,确切说是条件反射性服从。
第四,你身边的人会奇奇怪怪。
第五,传销组织会不断恐吓和侮辱你。每天定时,他们都会找你一对一谈话,谈话的时候尽是一些对你人格上的侮辱,讽刺你的智商、嘲笑你的长相、辱骂你的一言一行。
第六,传销组织的洗脑期。如果你成功被洗脑,他们就会带着你,一边让你发展你的下线,即让你欺骗亲戚朋友加入你们;另一边让你集训“新人”。如果你没能被成功洗脑,那还是会让你在基地里待着,让你洗碗和拖地板,同时一直折磨你,直到投降。
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社会远比书中,口中来的真实,来的险恶,面对花言巧语,面对各种诱惑,很容易便会上当受骗。
为何传销屡禁不止?
现如今,传销骗局的形式呈现出越来越多样化的趋势,骗术不断升级变异,欺骗性更强。传统的异地操作传销模式的传销发展空间已越来越小,传销模式正在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络方式转变。小编只想说,现在真的是什么行业都在与时俱进,骗子的骗术总是第一时间跟上发展。
网络传销借助一些科技手段,将新闻视频、图片,经过特殊处理,制作成传销组织的一系列宣传素材,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很多人对网络上的一些内容,缺少辨别能力,一旦被打上政府扶持、新项目投资等标签后,将会降低大家的防范心理。”
由于网络传销隐蔽性强、取证难,打击难度大,使传销人员的犯罪侥幸心理增强,借助互联网的便捷,使传销组织洗脑更具威力。这些都是网络传销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据一份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一种主要依赖于网络社交平台的“微传销”正在加速扩张,成为监管的“灰色地带”。
对于此,小编只想说生活不易,还要处处小心谨慎,也是艰难。但是还是希望大家出门在外,还是小心为好,特别是对于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社会远比教科书上来的真实、危险、残酷,多留一个心眼总是好的。
(本文综合新浪科技、金融圈mp、齐鲁壹点)
- 名博
-
指南针:七连阳又有何妨 少爷:首战告捷有重大启示
彬哥:六连阳后防止回调 李君壮:连续上攻高抛低吸
- 推荐
-
牛熊:周四的热点直播
指南针:周四操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