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很多人被一篇名为“2017年、45万亿,这是让货币毁灭的节奏么?”的文章刷屏了。
其中说道:2008年的“4万亿”投资造成中国债务飙升、房价飙升的爆炸性隐患一直还在,难道,为了纪念那个4万亿,2017年干脆来个45万亿?
所谓“45万亿”,是某券商的研究报告计算出来的:他们汇总23个省市公布的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发现总量已经达到了45万亿。
有人要不理解了:2009年才“4万亿”,现在都要搞“45万亿”了,这局怎么玩?
其实,这两个数字的含义是不同的。2009年的“4万亿”是在当年计划基础上,增加的中央投资,最终还需要地方政府的配套。事实上,2009年全年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22.5万亿。
所谓2017年的“45万亿”也不是什么大数字,更不是准确数字。事实上,2015年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就达到了56.2万亿,2016年是59.7万亿,都远远超过现在拿出来吓唬人的“45万亿”。
虽然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肯定会超过63万亿,但中国对投资的依赖度已经见顶,对房地产的依赖度更是如此。如果你被媒体忽悠,以为2009年“投资大跃进”重现,最终你会被庄家洗劫的。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投资,效率有不断下降之势(投资依赖度=固定资产投资额/除以当年GDP*100%)。
而地产行业的依赖势头更猛。从2003年中国的房地产依赖度只有9.5%,然后逐年上升,到了2014年达到20.3%,为最高水平。“四万亿政策”如火如荼的2009年到2010年,中国对房地产的依赖度也不过14.2%和16.7%。
但在2015年,中国经济对房地产依赖度出现下降;2016年,继续下降。为什么会如此?也不是主动转变的结果,而是广大三四五线城市的房子饱和了,卖不动了。即旧的“房地产+地方债+城镇化”的模式走到了尽头。
随着房地产局部牛市被叫停,楼市将逐步趋冷。在这种情况下,2017年稳增长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大基建+PPP”,其中新疆这种发展滞后的战略区域,会有一个投资大爆发。但整体而言,全国经济对投资的依赖度基本见顶,再提高很难,风险也会加大。对房地产的依赖度更是如此。
为此,国家应转变发展方式,把增长的主动力从“房地产+大基建+城镇化”切换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体经济+内需”上,把投资主体从“地方政府+国企”转换到“民企+外资”上。
虽然2017年,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很难突然看到一个大的反转。
但是,不要一听说45万亿就跑去炒股或者买房。因为这个消息实在和股市和楼市都没什么关系,说货币要毁灭更加是一种误读。
(本文综合:天天说钱、搜狐)